第九十六章 巧舌如簧-《我欲扬明》


    第(2/3)页

    岛津义久说道:“天下人都知道,谦信公一诺千金,有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地回去复命了。”

    说罢,他伏身在地,向一身僧衣的上杉谦信行了一礼,作势要告退,却又摇头叹道:“可惜啊,我们日本这个‘佛国’,以及数百万计的信徒,万难逃过一场浩劫了……”

    上杉谦信果然上当了,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岛津义久装出一副惊诧的样子,说道:“谦信公难道不知道,明国当今国主,即被他们称为嘉靖皇帝的那个家伙崇道灭佛,被国中信徒视为‘佛敌’?”

    上杉谦信自幼出家,是毗沙‘门’天(注)的虔诚信徒,曾在毗沙‘门’堂得到感悟,自诩为毗沙‘门’天的化身,恪守佛教戒律,终生不娶,也不近‘女’‘色’,还将“毗”字大书于越军战旗之上。甚至,当日川中岛会战,他之所以敢于单人独骑直闯甲军大营,单挑武田信玄,就是因为他坚信敌人绝不可能伤到受毗沙‘门’天庇护的自己,绝非有勇无谋之举。因此,听到岛津义久说明国国主嘉靖帝是佛敌,立刻来了兴趣,追问道:“我佛慈悲,以大悲智力拯救受苦受难的天下苍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以大光明灯普照万民,尽除人心邪恶妄念,并为世人指点‘迷’津。但凡一国之君,惟有尊崇三宝,方能皇柞绵长、国泰民安。怎么还有一位国主竟崇道灭佛,被人视为‘佛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岛津义久说道:“谦信公说的不错,要说明国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本也是一位佛‘门’弟子,受到佛祖护佑而得到天下,因而格外尊崇佛教。在他之后,明国历代国主都是如此。可是,当今国主嘉靖皇帝却偏偏崇信中土大唐古人所创的一支名为‘道教’的邪教,对佛教大加摧残,毁梵宇,焚舍利,荼毒僧侣,使中土大唐的佛教及佛徒惨遭一场闻所未闻的浩劫……”

    接着,岛津义久历数了嘉靖皇帝摧残佛教的种种罪孽:

    比如说,明国紫禁城的皇宫之中有一座大善佛殿,被嘉靖皇帝下令拆毁;里面珍藏的历代皇帝敕造的数百座金银佛像和从各地搜罗来的、多达上万斤的佛骨佛牙舍利等宝物,也被尽数搬到闹市中心,当众焚毁,并和以马‘尿’牛溺,做成了砖块供人践踏……

    再比如说,嘉靖皇帝颁布诏书,严禁僧尼建戒坛说法,还命令全国各省府州县捣毁佛寺,拘捕斩杀游方僧人,并限令在寺院落发修行或挂单的僧侣还俗。不知有多少古寺名刹毁于一旦;更不知道有多少得道高僧为了护佛卫法而被活活烧死。举国上下,僧亡寺倾,佛教也因此在中土大唐一蹶不振……

    嘉靖皇帝崇道灭佛,为天下人所周知,自然会通过那些‘骚’扰侵袭大明海疆的倭寇们的嘴,传到萨摩岛津氏的耳中。此刻为了说服上杉谦信,岛津义久又刻意渲染,说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听得上杉谦信切齿‘激’愤、痛骂不已;听到伤心之处,还哽咽唏嘘、潸然泪下,不等岛津义久讲完,就重重一拳砸在了面前的几案上:“天底下竟然有这样荼毒佛教、佛徒之人!”

    岛津义久诡计得逞,心中暗自得意,又想到上杉谦信幼年虽不受父亲宠爱,却是一个至诚至孝之人,七岁之时父亲长尾为景亡故,家中大‘乱’,为了安全起见,家臣们都建议他不要出席父亲的葬礼,可他却执意不肯,身穿甲胄也要为父亲送葬。因此,他又添油加醋地说道:“古先贤有云‘三年不改父道谓之孝’,明国更是一直标榜自己以孝悌治天下,可那个嘉靖皇帝连先祖曾经是个佛徒,受到佛祖护佑才夺取天下都忘记了,足见是天底下最不孝之人!如果让这样的人麾下的军队占领了我们日出之国,不但佛教、佛徒要惨遭屠戮,只怕所有的忠臣孝子都难得善终啊!”

    被人指责“崇道灭佛”,就连后来改弦更张、确定“信仰自由”为国策的那个冒牌货朱厚熜也无从辩白;可是,要说为了给父母双亲上尊号而和朝臣们闹了二十多年“礼仪之争”的嘉靖皇帝不孝,那就是岛津义久在颠倒黑白、任嘴胡说了。不过,蜗居越后的上杉谦信孤陋寡闻,可不知道这些异国掌故,忿然说道:“既然他们的主君是佛敌,身为日莲宗信徒的义辉殿下岂会与他们同流合污?足见确实如你所说,义辉殿下是被那些该死的明寇胁迫。我要即刻起兵讨伐他们,救出义辉殿下,并替天下佛徒讨回一个公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