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惩治墨吏-《我欲扬明》
第(3/3)页
“罢了”孙嘉新喝止了李牢头,说道:“赵班头他们抓的那些百姓,怎么抓的,还得怎么给本县放了。你也不必抱怨大牢时常都是空的,把赵班头关进去,听候处置。”
自己侥幸过关,李牢头哪里敢有半点犹豫,忙叩头应道:“是”爬起来走到赵班头的跟前:“走吧”
赵班头抬起头,哭丧着脸说:“大、大老爷,小的有错也不至坐牢啊……”
孙嘉新冷笑着说:“目无上宪,凌虐百姓,你不坐牢,我大明朝也就不必设牢房了。带下去”
李牢头向站在一旁的两个牢卒一施眼sè,两个牢卒立刻上前,一人扯着赵班头一只胳膊,径直就将他从地上扯了起来。
李牢头幸灾乐祸地冲着赵班头笑笑:“老赵,得罪了”说着,对两个牢卒很有气势地一挥手:“带走”
垂头丧气的赵班头被拖了下去,剩下的六房书吏和衙役们都低着头站在堂上,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一般七上八下,不知道这位大病初愈的大老爷接下来会拿哪个倒霉鬼开刀。那些平素跟王顺走得过近的书吏差役们更是两股战战,膝盖半弯着随时准备下跪请罪。
孙嘉新环视县衙诸人一圈,沉声说道:“朝廷推行改稻为桑,桑田按稻田起课征税,官家作坊也按市价收购生丝,皆是皇上一片爱民之心。有谁若是胆敢从中做手脚捞钱财,夺民口中之食,天理难容,国法难恕从今rì起,任何人不得强行低价收购百姓生丝,更不得随意抓人。谁再敢这么干,就到牢里和那个赵班头作伴去。都听到了?”
有人都应得有气无力。
孙嘉新接着说道:“今年是改稻为桑的头一年,亦是织造局官商合营作坊头一回收购生丝。我们诸暨县定要鼎力协助,既要确保织造局顺利收到一万担生丝,又要把朝廷诸多亲民抚民之仁政善政落到实处,使诸暨百姓皆能沐云荡天恩”
“是。”
这一声,所有的人应得越发有气无力了,同时心里都在叫苦不迭:既不让从中捞好处,又要往肩上压担子,这样的知县大老爷,当真不好伺候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