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丢卒保车-《我欲扬明》


    第(3/3)页

    但是,严嵩心里也清楚,以夏言多年不衰的圣眷和辅佐皇上推行新政的卓著功勋,想要借着这件事一举扳倒他,大概是没有可能的;罢了夏党要员刘清渠的应天巡抚,砍掉夏言的一条臂膀,已是值得庆幸的大胜了,便不再假惺惺地帮刘清渠说话,装出一副感慨的样子,叹道:“至公无私者,古有范文正公,今有你公瑾兄,仆自愧不如也”

    随即,他心中又是一动:夏贵溪这个老不死的这么做,难道是要让我做恶人?得罪刘尔升那个已失天心的罪员倒在其次,其他省府州县职官司员若是以为我难有容人之雅量,那我岂不是落得千夫所指?再者,票拟呈进之后,他再在皇上面前替刘清渠讨情乞怜,攻讦我借机生事、挑起党争,皇上岂不迁怒于我?用心何其毒也

    想到这里,严嵩只觉得后背有冷汗潺潺而出,立刻jǐng觉了起来,说:“刘尔升是你公瑾兄一手举荐之人,仆来拟这个票只怕不妥,亦难以让君父及百官知悉你公瑾兄至公无私的宰辅襟抱。不若请公瑾兄拟票,何如?”

    夏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严嵩一眼,淡淡地说:“且不说举荐、开缺由仆一人包办是否妥当,按照内阁惯例,首辅在阁中,票拟当由首辅亲力亲为,旁人提那支枢笔只怕更是不妥吧?”

    严嵩罕见地面sè微微一红,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原来,自英宗正统年间内阁取得票拟大权至今一百多年,内阁成员由谁拟票并无明文规定,甚至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往昔首辅为了显示自己并不擅权专横,大都遵循谁分管谁拟票的规矩。到了嘉靖年间,自张熜张孚敬而始,到后来的方献夫、夏言、严嵩,几个内阁首辅都是官场士林所谓的“有大才却无私德”之辈,一个个气焰嚣张,对同僚及文武百官颐指气使,在内阁中更是霸占着那支枢笔不肯放手,渐渐就形成了由首辅一人拟票的惯例。

    既然彼此都是始作俑者,夏言以此为托词,严嵩当然被噎住了,不得不把诸多担忧暂且放在一边,说道:“既然如此,那仆就照你公瑾兄的意见拟票了。”

    夏言也罕见地露出了微笑,说:“惟中兄只管拟票,一俟皇上批红照准,仆自会劝慰刘尔升,不让他对内阁及惟中兄生恨便是。此外,由谁接任应天巡抚,虽说该由吏财举,由皇上圣裁,但少不得还要征询内阁意见。请惟中兄早做谋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