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与子同仇-《我欲扬明》
第(3/3)页
高拱当rì曾为此事被皇上骂做“妇人之仁”,见皇上突然又提及此事,忙说:“那等罪员不能上体圣忧,非议新政干扰视听……”
朱厚熜打断了他的话:“还在埋怨朕当rì责骂你吗?那等境况,朕又怎能准你所奏!实话告诉你,即刻将他们遣回原籍是你恩师夏阁老的主意。”
高拱不明白这样的主意怎会出自恩师,不禁有些发愣。
朱厚熜微微一笑,说:“师者,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你可知道,着锦衣卫搭漕船将其遣回原籍也是你恩师的主意……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师学着点!”
高拱恍然大悟,念叨了一声:“师相……”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明白啦?”见他如此机敏聪慧,朱厚熜目光殷殷地看着他,说:“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师学着点!”然后转头面对着俞大猷和戚继光,恳切地说:“定要严加督导训练,大明社稷安危、天下苍生存亡,就拜托二位将军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末将誓死报效家国,不负君父社稷之托!”
“对了,你们营团军复设之初,碍于国朝军制,现只有三万人马,这点兵力遇有大战当然不够。昔rì汉高祖刘邦筑台拜将,曾问淮yīn侯韩信可将多少兵。朕今rì也问你们一句,你二人可将多少兵?”
俞大猷和戚继光对视一眼,为将之人哪个不想手握重兵,但两人都是才由低级军官擢升不久,也没有信心能带数十万大军,沉思了片刻,俞大猷才说:“回皇上,末将无法与兵圣韩信相提并论,自不敢说出‘多多益善’这样的话。不过,以营团军建制而论,或许五万兵力较为相宜。”
朱厚熜笑着说:“呵呵,看来你俞大猷也不是很贪心嘛!朕也以为将不在勇而在于谋,兵不在多而在于jīng,朕就许你五万人马。不过如今情势紧急,不能再打乱其他军旅建制,你营团军所缺两万兵员可自行去招募。朕给你们出个主意,除于京师周边村镇招募乡勇从征外,怀柔还有数万矿工,多是血勇任侠之人,平rì又依军伍之法管理,时下大战将起,铁厂少不得要关门歇业。你们若能将其招募入军中,稍加训练便可为jīng兵。”
俞大猷为难地说:“末将也知矿工身强体健,是当兵的好苗子,但末将闻说矿工酬劳已几近军中百户饷银之半,不晓得会否有人愿意从军……”
朱厚熜说:“试试吧,朕相信他们也不会坐视鞑靼虏贼亡了我大明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