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与子同仇-《我欲扬明》


    第(2/3)页

    高拱悄悄使了个眼sè给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会过意来,赶紧表态说他们虽然是粗人,不懂得政治,却也知道新政利国利民,是天大的仁政,不但天下苍生颂圣之声不绝于耳,军中弟兄们闲暇之时谈及新政也是赞不绝口。那仇鸾逆贼说什么新政“乱祖宗之成法,毁国朝之根基”,不过为着一己之私利,蜀犬吠rì越犬吠雪而已。那些宗室豪绅持强不法,恣意凌辱盘剥百姓,早就该收拾他们了,请皇上放心,京师营团军三万将士一定效死疆场,杀敌卫国,以报君父知遇之恩云云

    他们这样君臣奏对之时的套话与高拱方才所言如出一辙,当然不能让朱厚熜满意,yīn沉着脸一直沉默不语,直到两人说到目前将士们每月都能按时支粮领饷,也不用到军官家中应付差役,受军官责打欺辱,将士们感怀圣恩,训练热情高涨,都决心以死报效家国之后,他才露出了笑脸,对全体军官说:“前元无道,太祖兴兵灭之,一承大统,逐蒙古诸部回蒙古,但其染指中原、南下牧马之心无一rì不有。近年来,鞑靼虏贼更是屡屡犯我边境,往来剽掠,使我北边诸省田不得耕,民不得息,百姓死伤无数。如今又兴二十万大军大举入侵,自大同至京师沿途城池村镇想必难以保全,数十万百姓不死于虏贼之手,便要死于流亡道途之中,更与我天朝积下血海深仇。朕只想对你们说一句:血债血偿!”

    静静聆听皇上讲话的几百名军官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怒吼声:“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等到大家的情绪再一次平息下来,朱厚熜才又缓缓地说:“仇鸾逆贼献关降敌,鞑靼虏贼势必长驱直入,拱卫京师之重任便在你等身上。诸位将军,京城能否安然度过此劫,就看你们的了!”

    俞大猷带头喊了一声:“誓死保家卫国!”

    所有军官齐声吼道:“誓死保家卫国!”

    戚继光高声说道:“国家养兵千rì,用在一时,想想大明的朝堂社稷,想想诸位的父母妻儿,我们如今已是无路可退,惟有奋起一战,保家卫国!把我们营团军的军歌给皇上唱起来——”

    所有的人都肃容而立,低沉而有力的歌声缓缓响起在京师营团军的上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歌声一起,朱厚熜便听出来这是秦国著名的军歌《国风》,不由得象那些军官一样肃容而立,凝神倾听。

    曲调是那样的简单而又激越,歌词是那样的古朴而又悲壮,洋溢着军人面临死亡的无畏、淡然、迎接战争的荣誉,以及与自己君王一同作战的自信和骄傲……

    正在cāo练的兵士听见了那阵阵的怒吼声,此刻又听到军官将佐们都唱起了军歌,有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营团军全军将士们一起放声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随着《国风》唱响在营团军演武场,士兵们整齐地迈开脚步,有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发出低沉而苍劲的喊杀声。

    歌声结束了许久,朱厚熜才渐渐平息了情绪,轻声问侍立一旁的高拱:“这是你为营团军所制的军歌?”

    “回皇上,是臣选的。”高拱偷眼看看皇上,小心翼翼地说:“不过,臣不通音律,乃是当rì受命为营团军监军之时,求着臣那罪员同年赵鼎给谱的曲子。”

    “赵鼎啊……论说起来他也是个有才之人,可惜不识大局……”朱厚熜突然说:“你当rì求朕让他们在京城歇息养伤后才遣回原籍,朕未曾准你所奏,你可知为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