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只不过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就把全部身家性命压了上去。” 张国利回过神,再次开口,“咱们看一下图恒宇拿的芯片。 “现在回想起来,芯片是贴在笔记本电脑外壳上的。 “这个位置非常醒目,也怪不得图恒宇一边拿芯片一边在笑。 “因为他手里拿的,是自己的女儿。 “芯片上写的编码,应该就是图丫丫的出生日期,2034年03月07日。 “另一串编码后面多了个2039,这应该是图丫丫成为数字生命的年份。 “也刚好可以对应上画面里的小女孩。 “五岁的孩子差不多就这么大。” 朱苏金插了一嘴,“怪不得剧情一开始就在说数字生命。 “整个主线到目前为止,处处都有数字生命的影子啊。 “不过这计划不是被联合政府给禁止了吗? “图恒宇这是以身犯险?” 刘何平摇了摇头,“不可能有哪位父亲,会主动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数字生命的。 “更何况以图恒宇的身份,更能清楚的知道数字生命的真相。 “我猜…可能是出于某种迫不得已的原因吧。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图丫丫五岁就成为了数字生命。” …… 联合政府,坎帕努斯联合实验基地。 刚刚降落的登月舱里,众人全都穿着宇航服,等候在舱门前。 “马兆,找机会带你看看我们第一次登月时的返回舱。” 诺夫正在吹嘘自己,“那是除了我之外的第二个地球之光,哈哈哈。” 舱门缓缓升起。 他第一个大步走出,环视四周。 马兆跟在诺夫身后,他的表情显得谨慎许多。 月球基地这边早就提前集合好,前来迎接。 诺夫笑着挥手和众人打招呼。 距首次点火还剩3个月。 “七个月对应的是下一次太阳活动爆发期。” 月球基地里,领导正在讲话。 “太阳风对电子设备破坏很大,至少一年不能在月表作业。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点燃逐月卫星发动机,给世界一个交代。” “这几位带来了新设备,帮助我们完成发动机测试。” 房间里非常闷热,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半截袖,就算这样汗水也会打湿衣衫。 马兆坐在旁边,穿着厚实的研究服,低眉沉思,像是感觉不到热度。 不过他的脑门上已经浮现出了细密的汗珠。 “马主任,来跟我们说两句吧。” 马兆听到自己的名字,终于有了反应。 “来,大家鼓掌。” 马兆起身,来到桌旁开始介绍,“这是550C,目前最先进的自感知,自适应,自组织,可重塑编译计算核心。 说起这台量子计算机,他的表情都变得柔和了许多。 图恒宇蹲坐在旁边,眼神盯着那台550C,再没有挪过视线。 “在与硬件连接以后,可以实时生成底层操作系统,自行组织发动机建设。 “目前全球一共有三台,为了收集自动化数据,这台我们带上来了。” 马兆吹了吹键盘上的灰尘,吩咐道,“图恒宇跟我,我们一组负责550C的系统运行。” “好的,马老师。” “相信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快速恢复太阳风造成的影响,保障点火测试的开展。” …… 直播间。 “诺夫笑的怎么那么开心。” “哈~哈↑哈↓” “既然让我说两句呢,那我就说两句。” “马兆是不是开发550C的科研人员之一啊?” “有一种爸爸骄傲的介绍自家优秀儿子的感觉。” “550C才是真地球之光。” “原来这台电脑就是周喆直说的补给啊。” 评委席。 张国利给大家科普道,“自编译系统的功能分为自感知,自适应,自组织,可重塑四个模块。 “可实现人,机,物,环境等要素的连接,交互,感知与运算,识别不同硬件设备,生成操作系统,控制相关硬件设备。 “自感知是在一个未知网络中感知当前网络态势和存在设备,此后通过扫描全面掌握网络中设备的运行标准。 “自适应是若网络协议配置不同,可以调整网络连接配置参数和相应协议,自动匹配需要连接的设备标准。 “自组织是550可以把所有联通设备自动连接,构成以550为核心节点的专用网络,并以此连通异构设备的硬件,软件,从而实现群智和网络计算等高级功能。 “可重塑是550可以根据任务重组芯片底层架构,以提高不同计算任务的执行效率。” 周凯伦感慨道,“之前张鹏就说过,月球上的基地建造全是自动化生成的,并没有多少人工。 “如此纷繁杂乱的任务,若是没有一台算力强大的智能电脑居中调度,那不知要消耗多少人力才能完成。 “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意义啊。 “我相信科学院研究数字生命最初的愿景,也是为了给人类的未来找到更多的可能。 “只是这个结果被人给滥用了。 “好端端的一个学术成果,却被有心之人给政治化,妖魔化。 “真是太可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