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家贫出孝子-《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1/3)页

    第783章  家贫出孝子

    国土庞大而使君主劳心,这是句大实话,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疆域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就越来越多,可皇帝不能分身,又不可能让外人分享皇权,所以就只能分给李承乾一些。

    尤其是刑狱方面的事,  事关人命,不可不慎重待之;除了削去地方刑决的权力外,上报到刑部需要勾决的案件,都必须由东宫亲自审核。然后再呈报给皇帝批红,这都是为了保证不冤杀一人,确保司法的公正性。

    张亮当刑部尚书的时候,日子很不好多,  他是个武将出身,本来就不擅长这种事,  所以经常漏洞百出,每个季度都得在东宫挨一顿骂,都弄得是灰头土脸的,很没有面子。

    可戴胄不同,刑官出身不说,事事严丝合缝,又素来与东宫交好,对于来说呈报卷宗这样的事,就像是在赴宴,吃喝一顿不说,还可以在太子那掏弄点稀奇古怪的玩意,而且从来不认为自己倚老卖老。

    不过,今儿戴胄却拿来一份特殊卷宗,这案子是宁州刺史府发来的;当地有一户人家姓张,老汉只有一子,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不富裕,  但也算幸福。

    可两个月前,  张老汉在打柴的路上与当地的地痞发生冲突,厮打之下,柴刀失手痛死了地痞。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不管怎么说杀人的是张老汉,问罪的时候抓他也就是了。

    但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张老汉在厮打当中受了重伤,已经瘫痪在床了,根本就不能对其行为负责,宁州刺史-史仁基也不能欺负一个瘫子。

    又赶上其子愿意替父赎罪,主动投案,所以在斩监侯的批文后面加注了从轻处置的请求,戴胄今儿来的时候特意把此卷宗放在了最后,就是为了让太子有时间可以好好思量一番。

    唐律中是有连坐一法,同时老百姓中也有父债子还的说法,不管地痞如何可恶毕竟伤及了人命,不要说地方官吏不好办,就算把官司打到三法司也不好决断。

    “史仁基官箴不错,吏部今年的考核,孤前几天刚看过,在刺史一级中他算是拔尖的了,宁州在他的治下也比从前富庶的多。可刑狱之事,事关国家法度,不是简单的“同情”二字就能宽免的。人犯一到送来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