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硬气异常的史仁基-《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2/3)页
恩?这位窦尚书到底是啥意思啊?这里是大理寺监牢好不好,是国家的刑狱重地,就算他是朝廷重臣,这犯官也不是他想带出去就带出去吧!再说,如果判定自己没罪,那就直接开文书释放岂不是更方便,弄这么些事干嘛!
尤其还是见贵人,见特么啥贵人啊,大唐的律法是有议亲议贵的说法,可自己这么在朝中没什么人脉的县侯来说,根本就指不上好不少。
顶着一头雾水,史仁基被领到西市的一处面摊,除了一个长相憨厚的面摊老板外,就是一个丹凤眼的青年,那里有什么贵人。不过,这个青年却长得很眼熟,多年未回长安的史仁基实在是想不起在那见过这人。
“来,坐吧!”,那青年对史仁基招了招手,然后又吩咐面摊也给他和窦宽下两碗面。
“史仁基,先辅国大将军-史大奈的次子,因其父蒙荫于贞观三年五月授乐陵县侯,.,贞观四年任并州大都督司粮参军,次年五月转任宁州刺史。史仁基,你是个粮官出身,自然知道好粮食和烂谷子之间的区别,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听着青年把自己的履历搞的这么清楚,史仁基心里咯噔一下,当官的人谁不知道都水监和内卫是什么样的衙门,可自己犯的事也不是谋逆造反的罪啊,怎么把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整出来了,咋地,还特么想在大街上给自己上刑啊!
于是,火气上来的史仁基面带不屑的说:“能找到富户把好粮食换成烂谷子和草料,本官倍感欣慰,这说明本官在宁州这几年没有白干,在豪绅面前还有几分薄面的!”
吃了几口面后,史仁基继续说:“是不是不明白,本官浪费了公帑,差点耽误春耕之事,还羞辱了宰相,竟然还敢如此嚣张,不似大多数官员一样战战兢兢?”
听到对面的青年说“请赐教”三个字后,史仁基给他和窦宽算了一笔账,也把自己的委屈往外倒了倒,反正落到他们手就得不到好,那还有什么不能说呢,老子先把嘴痛快再说吧!
在宁州,史仁基的政策是一斤好粮换五斤烂谷子,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能救活五个人。没错,这些散发着恶臭的烂谷子通常都是喂牲口的,可饥民还算是人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