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一旦崇祯种植烟草的计划成功,原本贫瘠的陕北还可能创造巨大收入。 更不要说提前熄灭流寇作乱,保住中原、湖广这两口大粮仓,对大明潜在的利好。 有这么多好处在,这笔钱也是一定要花的。 接下来仅剩四十万两银子,但吞金最多的工部还没开张。 首先是修复京畿各地城墙、城堡。 已巳之变期间,建州攻占了遵化、滦城、三屯营等多个边堡要塞,对城防工事造成一定损坏。 好在守城明军抵抗意志十分薄弱,让建州没费太大代价就攻下了城池,黄台吉甚至都安排了阿敏和莽古尔泰等人守城,以备建州下一次入塞。 现在明朝收复了这些军镇,但修复城墙迟迟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如果要修,又要花上百万两银子。 在大同镇之外,新攻克的应昌城起到前哨预警的作用。 目前满桂已经将之前因攻城损毁的城墙工事修补完毕,但如果想将其改建成军事要塞,还得花上百万两银子。 至于袁崇焕新提出的在大小凌河筑城,将其打造成同宁远、锦州级别的要塞,更要花费两百万两银子。 当年王在晋对宁远的评价就是,“请百万之金钱,筑一方之要害”。所以他不赞成修宁远城,而是提出要重修八里铺。 结果他老人家修八里铺也是“请帑金九十七万两。” 最后,天启皇帝只从内库给他拨款二十万两,王在晋的八里铺也不了了之。 户部尚书毕自严把这件事捡起来,旧事重提。 “我大明自万历以来,为辽西诸堡垒之砖石,虚掷何止百亿?” “结果如何?除了宁远、锦州,其余如前屯等辽西诸堡动辄失陷。” “一旦不能守,其中粮草火器积聚或被掠走,或被付之一炬。” 毕自严脸上涨红,直面阁臣孙承宗道。 “如今重修大小凌河诸堡,谁能保证不会又是做无用功?” 孙承宗被当面打脸,面色不太好看。 “军国大事,岂能如市贾算账般喋喋不休?” “辽东形势如此,年年岁入近半耗在上面,已有师老财尽之感。如果不步步为营,逐步扼制建州,又将何时弭兵,何时方能与民休息?” 孙承宗其实点明了大明为什么要飞蛾扑火般的在辽西地区投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