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算是修行者的一个分水岭标志了。 当能辟谷的时候,就代表正式踏上了这条路! 秋去冬来,大雪纷飞,苏云依旧一动不动的,如同一块磐石,任由大雪落在自己的身上。 一夜之间大夏大地银装素裹,神孤山更是白茫茫的一片。 山中大部分的动物都已经进入了冬眠,家家户户烟囱里冒着的袅袅青烟,是这一方天地之中唯一的温度。 林肖和杨大头一如往常那一般沿着山路上山,他们二人来到苏云的身边,看着已经成为一个雪人的苏云,显然早已经习惯了。 他们很快为苏云清理了身上的积雪,而在这个过程中,苏云依旧纹丝不动,仍旧在入定状态中,不曾醒来。 不论刮风下雨,苏云坐在这里都不曾有丝毫变化,而杨大头和林肖也总会时不时的上山来探望苏云。 他们每次靠近苏云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萦绕在自己的周身。 仿佛在苏云的身边修行,总能让他们有更快的提升。 他们并不知晓,这就是苏云的超凡领域,但他们却很珍惜这个机会,每次在帮苏云清扫完身上的积雪之后,总会留在这里修炼片刻方才离开。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大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第1批修行者的出现,使官方高层看到了大夏的未来。 为了方便修行,各个城市的政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出了自己城市修炼者的名单。 这第1批修炼者加起来也只有百余人,分化到各个城市之中,每个名单可能只有寥寥几人。 甚至有的城市还根本没有修炼者诞生。 但纵然如此,各个城市里还是很快便经过会议商讨,安排出了专门用来修炼的地方。 之前苏云布道的地方都被设立了道场,对于这些城市而言,专门修炼的地方,自然也就选择在这道场内。 但对于其他那些苏云没有前去布道的地方,便将中心广场或者公园之类的地方分化出一个区域,供修行者修炼。 他们对于这一第1批修行者非常重视,这可意味着大夏步入修行之路的开端。 他们到底能在修行这条路上走多远,从这第1批修行者身上也能够显而易见的看出。 此刻纵然已经步入寒冬,街上都看不到什么行人,但在熔阳城大学的道场内,这有很多熟悉的身影。 吕教授和陈洁,算得上是这第1批修行者中较为特殊的存在。 二人是以文技入道,因此他们的修炼方式主要以静为主。 此刻二人,纷纷盘坐在道场之中,任由大雪落下,却不曾受到丝毫影响。 世间之中唯一以文入道,流芳百世之人,便是王阳明。 官场失意之后,王阳明于龙场悟道,一朝明心见性,从此创立了心学。 可如今对于吕教授和陈洁而言,现在却是难得的好时机。 文人纵有才情,却不一定有道。 才华多与感情有关,情绪起落之中才有才华的体现。 但这种才华也往往意味着此人的心思细腻,五感灵通。 因此二人主要的修炼方式在于心,而并非于形。 这让他们虽然少去了很多肉体上的苦痛,但这条路却更加难走。 心路之中,六贼缠身,往往心猿意马。 二人不得不尽力的收敛心神,将自身融入这方天地之中,方能感悟文中之道。 和他们正好相反的,是一旁以武修行的吕洪雅。 吕洪雅本身就有非常扎实的跆拳道基础,而跆拳道本身从武学层面上而言,有些花拳绣腿。 但从视觉感受上,却的确能够惊艳四方。 更何况是以此入道的吕洪雅,此刻她身着一袭白衣在这茫茫白雪之中,身如游龙。 她的拳脚极具观赏性,之前那些她根本完不成的高难度动作,在入道之后也能够随心随性的将其施展出来。 苍茫白雪仿佛掩盖了世间所有的混乱,让白色成为了秩序的主基调。 而在这片白雪之中,吕洪雅身姿绰绰,步步腾龙。 从远处看去,此处道场之上,静动分明,正应了天地阴阳之道。 观潮江道场处,也有几位修行者在这里潜心修道,其中便有古爷的身影。 由于古爷的外调行程还没有结束,因此这段时间他一直留在泉亭市,不曾返回过熔阳城。 但自从古爷跟随苏云入道之后,对于修行之事可从不曾落下。 此时的观潮江也已经风平浪静,在这茫茫天地之中,也只有观潮江上点缀着另一种颜色。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过了观潮江怒潮的时间段,因此现在站在这江边,倒是也能看到别有一番的风景。 曾经在众人印象中怒浪滔天,威力绰绰的观潮江,此刻却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空。 不曾亲眼见到过怒浪的人们,哪里敢相信眼前这平静的水面,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威力。 世间万物自藏大道,抱阴负阳冲气以为和,正映衬于此。 万物都有两级,盛极必衰,衰极必盛。 观潮江有怒浪通天,自有止水如镜。 而古爷等修行者就在这独特的意境之中,于观潮江道场,精进修行。 古爷手中的刀,如今已经练得越发娴熟。 并且古爷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他所用的刀法完全是自创出来的,并不属于国术中的任何一脉。 当初古爷之所以选择刀,就是因为苏云在多年前,还是刀客身份的时候。 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苏云才让他弃暗投明,走上了新的道路。 所以在古爷的心里苏云还不是道祖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一位良师了。 因此选择以刀入道,也是古爷对苏云最好的致敬。 此时在古爷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江湖气质,他的双眼清明,分明眼前无物,却战意盎然。 白雪之中,大刀在手爆发阵阵龙吟之声,仿佛一位镇守边疆的将军,正面对着亿万敌人,却依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刀乃兵中霸主,这份霸道在古爷的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古爷也算得上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了,这一辈子也算阴阳分明,如今所有的感悟纷纷藏在了这把刀中,由刀法体现出来。 这大刀时而阴柔,时而刚猛。在古爷的周身也仿佛淡淡的有一股阴阳相融的力量体现。 果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这天地间似乎蕴藏着一股玄妙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正在随着他的修行精进,越来越清晰。 其他的修行者也各展神威,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会早早的来到这里,一呆就是很长时间,不论刮风下雨,都不会缺席。 在这样的努力下,就连那个打太极的老爷子,现在也俨然有一种宗师风采。 在他的脚下,白雪之中,是清晰的阴阳图体现。 老爷子正站在这阴阳图中,随着步态的不断变化,这阴阳不但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反而越来越清晰。 以武入道,以武修心,以武斩断六贼,以武守心束念,方为修行! 终南山道场内,也几乎是同样的场景。 山顶的温度要比其他地方低10~15度,可这日一就无法阻挡其他修行者的热情。 这些修行者中有穿着破旧道服的老道士,他们都是王重阳的单脉传承的修士。 不过在他们之中,还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虽然穿着厚重的防寒服,但却依旧有仙骨之姿。 他便是守于活死人墓的老道士,在他的师兄离世之后,老道士接替了值守的位置。 这活死人墓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座绝墓。 如今苏云开坛布道,他也终于等到了道祖,方能圆了师祖遗愿,不再留守于那活死人墓中。 在得知苏云开坛布道之后,老道士便找来了他的师兄弟们。 别看只有几人,但这几人却是当今全真派的权威修士。 他们对于门派的传承,从死守活死人墓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来。 苏云的传道,不但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将道法传回了全真派,更是全身全意的投入到了修行中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