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妹妹,你这肚子瞧着快生了吧?”张大娘子看着明兰那圆滚滚的肚子,眼中不免闪过几分羡慕。 明兰挽着张大娘子的手笑脸盈盈的道:“还有一个多月呢!” “姐姐不必着急,你和顾二哥成婚才多久,这孩子,早晚会有的。” 其实张氏心里也明白,孩子这事儿要看缘分,不是说有就有的,只是看到明明年纪比她还小的明兰,如今却怀身大肚,即将临盆,心里不免有些想法。 毕竟如今的张氏已为人妻,不再是昔日那个养在家里,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的张家大姑娘了。 “我和官人成婚一年多了才有这孩子!” 张大娘子闺名桂芬,知晓自家官人同王家盛家交好,不免便叫人打探起两家的消息来:“听说妹妹和王副使大婚是在泉州那边办的?” 明兰叹了口气,有些遗憾的道:“是啊!当时我陪着祖母回宥阳老家探望大房的老祖母,正赶上淮西闹反贼,各地的山贼水寇也都闹了起来,劫掠过往的行人商队,为了安全,祖母和父亲商量定了,让我从宥阳老家出嫁,一切从简,也没怎么操办,从宥阳去泉州的一路上也都是乔装打扮,不敢太过张扬,生怕遭了贼人。” “啊?”张桂芬听了,一脸诧异,捉着明兰的手,似是感同身受一般:“岂不是委屈了妹妹?” “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委屈的,办的再风光,也不过是一时罢了?这两口子成亲,关键还是过日子,要是日子过得不顺畅,同自家官人话说不到一块儿去,那日子又有什么意思,可若是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凡事两口子商量着来,安安稳稳的把日子给过好了,咱们自己得了实惠,至于在外人看来风不风光的,又有什么打紧?” 张桂芬还是第一次听到人说这样的话,尤其还是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女子,话虽然直白,可仔细一想,却颇有道理。 “这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一个五品官家的小小庶女,能够嫁给官人,已经是高攀了,如今这样,叫外人看了,以为官人娶我,不过是顾念着昔日父亲的恩情,外人自然便觉得我家官人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而旁人只会以为官人对我不够看重,说不定还会认为我嫁到王家之后,日子过得不顺当,瞧我自然也就顺眼了,说不定瞧我可怜,还会照顾我呢。” 张桂芬先是一愣,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看明兰也愈发顺眼了:“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明兰道:“嘴和眼睛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咱们管不了,可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舒不舒心,只有咱们自己才知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桂芬看着明兰,颇有些感慨的道:“妹妹这般豁达开朗,真叫人羡慕。” 明兰却道:“嫂嫂可莫要诓我,顾二哥哥是怎样的人,嫂嫂以前不晓得,如今也不晓得么?” “是啊!”张桂芬道:“以前总听别人说,官人轻薄放荡,整日流连花楼,还忤逆不孝,可如今嫁到顾家,我才知晓,那些不过是外头人云亦云的说法罢了。” “官人性子确实有些强硬,行事也雷厉风行,可生性善良,对公公婆婆也很孝顺······” 话说到这儿,张桂芬的话音却戛然一止,嫁给顾二也有几个月了,对于顾家,张桂芬也有了几分了解,自然也知道了自家官人同婆婆还有大伯哥之间的矛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看张桂芬的反应,明兰就猜到了张桂芬心中的顾虑,当即拉着张桂芬的手道:“只要嫂嫂和顾二哥哥是一条心,不管什么艰难险阻,都能顺顺当当的走下去。” 七日之后,王重再度来到顾家,顾二早已命人将七日之间,顾候入口的一切吃食全都截留了一部分下来,王重一一检查,果不其然,在顾候每日早上用的八宝肉糜粥中,发现了端倪。 “难怪!” 王重道:“这粥里多了一味药草,单独吃没什么事情,可若是同张太医给顾候开的药里头的一味却是相冲的,这药性一冲,于身体虽然无碍,但药方中的君臣佐辅却失了平衡,这药效自然也就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是药三分毒,若是长久的累积下去,以顾候如今的身体,肯定会出问题的。” 顾二眸光一寒:“看来我那母亲是等不及了啊!” 王重叹了口气,说道:“这法子极为隐秘,便是经验丰富的郎中也未必能够察觉出来,不过如今既已找到缘由,仲怀不妨亲自请太医再验一验。” “不用了,我信你!”顾二话音刚落,就被王重给打断了。 “这又不是给你看的,是给你父亲看的!一个不行,那就请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 “何至于此!”顾二感慨着叹了口气,一脸的心酸无奈,针对他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连自己父亲也算计上了,甚至不惜以父亲的身体来做赌注。 “若是咱们没有发现,长此以往会怎样?” 王重道:“经脉郁结,瘫痪在床,随时都有可能危及性命。” 顾二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三日之后,清晨,小秦氏正伺候着坐在轮椅上的顾偃开吃粥,顾二就带着石头闯了进来,十几个带刀的亲兵将整个院子团团围住,院门口也把守起来,不许任何人进出。 “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了!”顾二走到桌前,恭敬的冲着二人拱手道。 “二郎,你干什么?”外边的动静不小,小秦氏脸色微变,不解的看向顾二,话音中带着呵斥。 顾二拱手躬身,态度仍旧十分恭敬:“只是有些事情需要弄清楚,若有唐突之处,还请母亲见谅!” 顾二话音刚落,顾二四叔五叔,住在宁远街里同族的两个叔伯,一个叔爷,还有那位不喜顾二同其生母白氏的姑姑,皆被请了进来。 “二郎,你大清早的叫我们过来,到底想干什么?”顾老四和老五对顾二可没什么好脸色。 “四叔五叔,两位叔伯,叔公,还有姑姑都请稍安勿躁,请先容顾二卖个关子,待会儿大家就知道了。”顾二却没有立即说明。 众人虽不耐烦,可如今顾二身居高位,是顾家唯一一个撑起门户的,自然要给他几分面子。 只见顾二走到顾偃开身旁:“事急从权,未能禀明父亲,还请父亲见谅。” “你到底想干什么?”顾偃开也很疑惑,只是对于顾二,如今的他却下意识选择了信任。 “还请父亲稍安勿躁!”顾二再度躬身施礼,随即拍了拍手。 以张太医为首的三个太医就被请了进来。 看到三个太医的一刹那,小秦氏的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只见顾二冲着三位太医道:“辛苦三位了!” “顾指使客气了,都是我等分内之事!”说着三人便走到圆桌旁,挨个将顾偃开吃剩的半碗和粥盅里的粥都尝了一遍,细细品味,随即又从药箱里掏出不少瓶瓶罐罐,倒入用开水烫过的碗中,与粥水混合。 好一会儿之后,张太医率先开口:“这粥跟顾指使拿给我等检验的一样,都多了一味药材,而且分量要比顾指使拿给我们验的那些粥多上不少。” 其余两个太医的说法也和张太医的一样。 “三位太医,不知这粥中多了这味药材,家父吃了会如何?”顾二问道。 张太医率先答道:“若是单独来用,于人体并无大碍,甚至还有滋补的功效,但却与老夫给顾候开的那剂补阳汤中的赤芍药性相冲,若是吃的多了,于顾候的病情有害无益,时间一长,恐危急性命。” 顾偃开的症状是急火攻心之后中风,先是全身瘫痪,不能动弹,如今虽只是半身不遂,但症状随时都有可能加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