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避免与敌舰队发生直接碰撞,以致陆军登陆爱尔兰作战的计划流产。 在此情况下,戈尔韦贸易大市场才真正迎来了汉萨同盟商船队这个大买家。 虽说他们的势力今不如昔了,但财富还是数一数二的,买起东西来真是爽快得过分,最后连王国商业局局长约瑟都惊动了。 由于来得较迟,除了现场的货物以外被包干以外,汉萨同盟的领事,来自汉堡的齐格勒伯爵还与商业局进行了高层对话,共同签订了《戈尔韦协议》。 汉萨同盟将在戈尔韦设置一处商站,土地租金1.2万杜卡特年——上交给帕逊公爵。 商站将参照伦敦商站的格局,以高墙围护,有自己的码头。 主建筑为一幢三层楼房,还有存放文件的塔楼,以及庭院和武器库。 商站将拥有外交豁免权,但必须接受爱尔兰同盟军的“保护”。 商站建立之后,将每年接收巴哈尔(约25吨)的盐巴哈尔的糖,胡椒、丁香、肉豆蒄各300巴哈尔。 此外,汉萨同盟还将购买两艘1200吨级的盖伦战舰,交货时间为1529年,交货地点戈尔韦。 协议有效斯是七年。 合同金额按年平均为165205杜卡特,单一货品年度价格增减幅度若超过50%,则超出部分不计。 两艘盖伦船则卖出了6000尼尔艘的好价钱,这当然是裸船价,如果加上大炮就得翻倍了。 汉萨同盟在德意志也能收到上好的武器,因此并不在意裸船,关键是王国造船业太发达了,他们无法不羡慕那些奔驰在海上的“王国出口产品”。 食盐是个大头,齐格勒伯爵在看到王国盐类样品之后,眼光放亮,一迭声地要加订单。 这个时期盐类价格和中世纪相比只是略降,那时候盐比黄金都值钱,每磅纯盐可以卖到2、3个佛罗林!现在,非盐产区的盐价仍旧要超过1个佛罗林磅,齐格勒在一番大力的讨价还价之后,和约瑟议定盐价为每坎塔罗35佛罗林,相当于每磅半佛罗林不到。 这也足够齐格勒伯爵心花怒放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