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疯狂-《我欲扬明》
第(2/3)页
游佐贞昌先是一怔,随即勃然大怒,拔出大刀,就朝着松永久秀当头砍下。
进入明军大营之后,松永久秀就被收缴了兵器,加之他毫无抵抗的打算,反而闭上了眼睛。
只听得“铛”的一声,刀风刺痛了松永久秀的面颊,却并没有落在他的脖颈之处。他不由得睁开了眼睛,只见那位明军总大将俞大猷伸出自己的宝剑,架住了游佐贞昌的大刀。
游佐贞昌愤然说道:“俞将军,这个家伙可是逆贼三好长庆的心腹,你为何要袒护他?”
其实,就在刚才那一瞬间,俞大猷和徐渭飞快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欣喜的光芒:逆贼三好长庆的‘女’婿,又是纪伊三好氏的首席家老兼军师松永久秀率众来降,岂不正是说明逆贼三好长庆逆天行事、丧尽人心;也反衬出中朝联军顺天应人、深孚众望,不但能给倭国诸多大名、领主树立一个绝佳的榜样,亦能作为中朝联军一大功绩写进上呈朝廷的奏疏捷报之中,日后还能载著史册,成为“天朝盛威、远人来降”的典范。再者说来,纪伊三好氏还有数万俘虏、数十万领民,那些人难免会对天朝怀有异心,倘若由他们自己的人来管制,便能省去许多麻烦。象松永久秀这样有用之人,岂能任由游佐贞昌一刀杀掉……
不过,这些考虑难以对正在盛怒之中的游佐贞昌明言,俞大猷只得说道:“贞昌公请息怒。我们大明有句古话,叫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逆贼三好长庆拒绝‘交’换人质,留在久间城中的游佐氏家眷大概都难逃一死,身为家主的游佐贞昌心中悲痛莫名,不顾礼仪地打断了俞大猷的话:“逆贼三好长庆已经拒绝了我们‘交’换人质的提议,他算什么使者?!”
俞大猷不禁为之语塞,徐渭接过话头,说道:“贞昌公,或许正因逆贼三好长庆拒绝‘交’换人质,松永先生不忿于主公昏聩无情,故此毅然弃暗投明,率众来降。有道是杀降不祥,更遑论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他幡然悔悟,我们就应放其一条生路……”
徐渭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只要松永久秀顺坡下驴,就能保住‘性’命。谁知道松永久秀却不领情,当即反驳道:“这位将军的话并非是鄙人的本意。鄙人之所以来到贵军大营,并非是要投降,只是因为我家主公拒绝了游佐氏‘交’换人质之请,游佐氏势必要斩杀我三好氏的家眷来报复。鄙人无力挽救家人‘性’命,惟愿能和她们死在一起……”
俞大猷和徐渭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骂倭奴果然冥顽不灵,却又舍不得杀掉松永久秀,俞大猷便安慰怒火中烧的游佐贞昌说道:“逆贼三好长庆固然拒绝‘交’换人质,未必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残害贵家族数以千计的老弱‘妇’孺。且请贞昌公先去歇息,明日我军列阵于久间城下,以兵威凌之,或能使彼服威知惧,不敢轻举妄动。”
尽管游佐贞昌明白,眼前这位明国总大将俞将军只不过是安慰他而已——逆贼三好长庆既然已经拒绝了‘交’换人质的提议,不用说早就抱定了与明国大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又怎会慑于明国大军的兵威而屈服?但是,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知道自己毫无和明国讨价还价的本钱,一切都需仰仗眼前这位明国总大将的扶持,只得怒视了松永久秀一眼,含恨而去。
游佐贞昌走后,松永久秀说道:“鄙人刚才的话完全发自肺腑,恳请两位将军应允鄙人的不情之请,将鄙人送回纪伊,与妻儿一同受死。鄙人便死而无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