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舟山送行-《我欲扬明》
第(2/3)页
宁波知府也顾不得官场尊卑,一边拱手,一边大声向戚继光贺道:“百战之身,万民之福”
戚继光却不下船,朗声说道:“上托圣上洪福,朝廷五府、六部诸位大人运筹有方;下赖地方官民百姓拥戴支援,东海舰队全军上下没齿难忘”
说完之后,他带着几位将官打扮的人在船舷上站成整齐的一排,一起举手向额,给众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戚继光的话说得很得体,军礼也敬得一丝不苟。但是,岸上的官民百姓却都听出了弦外之音,脸上都流露出了失望的神sè:看这样子,戚将军是不准备下船相见了
虽说朝廷并不为东海舰队举行誓师出征仪式,但是,既然大家已经来了,戚将军好歹也该下船见礼叙话。如此避而不见,未免有失官场礼仪。百姓倒没有什么,宁波知府以下的地方官员心里就都不禁生出了怨气,甚至暗自腹诽起了皇上——“以文统武”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他戚继光虽说贵为三品提督,也不过是一个赳赳武夫而已。若非君父一向偏袒,他又怎敢如此自矜托大,大庭广众之下伤了众人颜面
一位隐身于高拱旁侧的镇抚司校尉轻笑了一声:“看来元敬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处理军民关系啊肃卿啊,你是监军,就先帮他圆下这个场,rì后且要好生敲打他,让他明白军民鱼水情的道理。东海舰队军眷家属都在宁波,还要靠这些地方官员拥军优属,可不敢得罪了人家。”
高拱不敢回头,和站在身旁的杨博目光略一接触,两人心中泛起了同样的念头:正因有您皇上如此偏爱,元敬才会这般不谙官场立身之道
原来,说话之人正是被地方官员腹诽的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嘉靖帝朱厚熜。他借口忧伤过甚,罢朝一月,悄然跟着高拱、杨博两人来到宁波,专程为东海舰队送行。高拱固然见怪不惊,杨博起初觉得此举失之孟浪,有违君王正礼,一路上数度深谈,方知皇上何止不尊礼数,种种想法更是匪夷所思,尤其是关于海权战略的构思,更是如同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使醉心于军事的他得以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不由得渐渐信了官场民间留传的皇上乃天上神仙下凡的传言,也就顾不得以事君之正道劝谏皇上遵从礼法,为百官万民做出表率。
一来与戚继光私交甚笃,二来朱厚熜又颁下了口谕,原本也不善于官郴际的高拱不得不勉为其难,摆出一副亲切的笑脸,拱手向宁波地方官民作揖,说了许多矢志杀敌报国,不负君父百姓之恩等等的话。宁波知府以下,各级地方官员谁不晓得他是天子近臣、阁老门生,情知此番率军出征,只要凯旋而归,封疆入阁便是指rì可待,就都赶紧隐去了脸上失望的神情,没口子地说着恭维、祝贺的话,又吩咐司礼官奏起《将军令》,指挥着民夫将一头头的活猪活鸡、一筐筐的新鲜蔬菜抬上陆续靠岸的补给船。码头上再次忙乱了起来。
这个当儿,杨博带着王崇古、殷正茂他们几个身穿蓝sè官服的年轻官员,还有那队镇抚司的校尉走过跳板,上了“镇远号”。
见到昔rì的监军,如今的兵部堂官、明军总参谋长杨博上舰,戚继光忙肃整了面容,迎了上去,刚叫了声:“杨大人——”,他立刻愣住了,显然是看到了那一大队锦衣宫帽的镇抚司校尉之中,有个熟悉的面孔正朝着自己醇醇地微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