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击鼓鸣冤-《我欲扬明》


    第(2/3)页

    听着这样巨大的鼓声,那几名乞丐脸上越发变得惨白,那位“二哥”却莫名地亢奋起来,奋力挥动鼓槌,鼓声一阵紧似一阵地传了出去。

    阵阵激越急促的鼓声之中,午门里跑出两位身穿文官袍服的官员,看他们胸前补子上的图案,一个是四品,另一个补子上绣的却不是寻常官员补子上的飞禽图案,而是一头圆头圆脑、张牙舞爪的獬豸,这是大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的标志。不用说,他是今rì派到这里轮班值守的监察御史。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定下的登闻鼓旧制,百姓击鼓鸣冤,由当rì值守御史即时带着上奏御前而那个四品官员,正是御前办公厅的协办高拱。

    跟派出锦衣卫缇骑校尉在各处城门监视一样,朱厚熜对大明王朝的监察御史也不放心,为了确保百姓最后的诉冤渠道畅通无阻,他还定下规矩,御前办公厅的各位秘书与监察御史共同轮班值守,及时将重大冤情奏报御前。今天是第一天,身为御前办公厅两大协办之一的高拱便亲自来值守了。不过,午门乃是朝廷举行各项礼仪大典和官员参加大朝的重地,不可能在登闻鼓旁边为他们这些值守的官员设置书案,他们便只好待在午门里给侯旨传见的官员备下的值房中,一边吃茶一边扯闲篇儿,等待百姓前来击鼓鸣冤。

    见有官员出来,那位“二哥”住了手,将鼓槌放在了鼓架之上,看了来人一眼,略一犹豫,跪了下来。他身后的那几名乞丐也都跟着跪了。

    高拱板起面孔,沉声问道:“午门禁地,何人在此喧哗?”

    这是一句场面话,也是一句废话,登闻鼓敲得震天价响,还能有什么别的事情?不过,那位在朝阳门外桀骜不驯的“二哥”想必是被紫禁城的凛然天威给慑服了,老老实实地应道:“草民有冤”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回大人的话,草民祖籍浙江温州,贱名陈二。”

    “陈二,你有何冤情要诉?”

    陈二又犹豫了一下,这才应道:“草民冤深似海,要见到皇上才能说。”

    如此狂妄的回答,令那位值守的监察御史勃然变sè,正要出声呵斥,却听到高拱说:“好。你且随本官进来。其他人就在此等候。”

    那位值守的监察御史插话进来,说道:“高大人,这……这只怕不合规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