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狂生狂言-《我欲扬明》


    第(1/3)页

    按照士林规矩,以高拱仕途先达的名义屈尊与林载贽交谈,算是指点他的学问;而举荐他入国子监求学,更是与他有半师之恩,所以林载贽对高拱一直念念不忘不过,他是每rì行走御前的天子近臣,脑子里要考虑的国家大事实在太多,时rì一久,便忘记了当年曾在泉州做过这么一件好事,经林载贽自报家门之后,他才蓦然想起了这件事。至于他所说的“担忧泉州文风不胜”,用意自然是替林载贽保留颜面。

    听到高拱的介绍,张居正不禁大为叹服:十二岁的垂髫少年,寻常之士或许还连八股文章都未必能做的文理通顺,这位林载贽竟敢写文章非议圣人的话立意对与不对暂且不论,这份胆气也实在令人佩服。难怪向来以才略凌人、眼高于顶的高拱对他也是推崇备至……

    正在想着,就听到林载贽说:“这位大人,莫非竟是江陵张太岳张先生?我学生早就听闻先生大名,心仪已久,今rì得见,万幸万幸”一边说着,一边深深地给他长揖在地。

    原来,正如高拱方才的戏言,张居正少小便以“神童”之名享誉江南;嘉靖二十三年,他公车进京参加会试大比,自此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惊险、神奇的经历,哪一件都足以竦动天下。如今到了他此生最为波诡云诿、危机四伏,也是最富传奇浪漫sè彩的留都南京,高拱一提他的字号,林载贽这位国子监监生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张居正也知道,自己何以能名动南都,至今仍被人所津津乐道,大概不是因为当年曾煽动三千举子罢考并拥戴辽逆争夺天位;就是在秦淮河畔与婉娘那段风流孽缘。一个是人臣之大罪;一个是品行之不谨,都是他不愿别人提起的事情,偏偏今rì一再被人提说,让他心里十分恼火,只勉强回应道:“岂敢岂敢卓吾先生之大名,居正也是仰慕已久。”

    林载贽又转而向朱厚熜行礼:“这位先生,请恕学生浅陋无知,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林载贽以为,跟高大人亲密无间、谈笑风生之人,想必也是个官员。大明官场大多是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对他这样的士子来说,便是理学前辈了,他当然不能失了礼数。

    不过,朱厚熜却没有即时回答,反而皱着眉头想着什么,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卓吾……卓吾……”

    高拱忙替他回答道:“这位先生高姓为王,你称他为‘王先生’即可。”

    朱厚熜怔怔地念叨了好几遍“卓吾……卓吾……”之后,突然问道:“这位林先生,你可还姓李?”

    高拱和张居正都是一愣:姓字乃是家族之象征,怎么会有既姓林又姓李的?即便是因过继给旁人而改变姓字,背弃家门、祖宗也是一件十分令人羞耻、不愿公开提及的事情,皇上也不该这样径直发问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