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妙手偶得-《我欲扬明》


    第(2/3)页

    “回主子,齐汉生今rì穿着便服,只带了长随许三一人,卯时初刻就出了府衙,去找那朽主,至今尚未回府。成效如何,奴婢也不清楚,但他面sè凝重,愁眉紧锁,奴婢猜想,大概敢于出头控诉许家、郑家的百姓寥寥无几。”

    高拱和赵鼎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诧:难道说,皇上命杨金水给齐汉生的东西,是许、郑两家凌虐乡里的不法罪状?以镇抚司之能,搜罗这些为富不仁的乡宦士绅的罪证当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皇上为何要这么做?

    高拱和赵鼎两人都是聪慧过人的大才,心机一动就立刻明白了过来:原来,皇上早已料定齐汉生会效法松江在苏州开衙放告;更料定他难有作为,故此未雨绸缪,提前做出了这般部署。皇上睿智天纵,算无遗策,真真令人叹为观止啊

    其实,他们这么想倒是有些高看了朱厚熜——他这么做完全是妙手偶得的无心之举。他建议赵鼎在松江开衙放告之后,就密令苏州织造局和镇抚司秘密搜集那些乡宦士绅的虐民罪证,准备在苏州如法炮制,由苏州知府衙门出面限令那些乡宦士绅退田前rì苏州府衙的暗探密报齐汉生召集属官商议开衙放告一事,杨金水立刻派人连夜赶到松江禀报了他。这正中朱厚熜的下怀,他就指令杨金水在适当的时候将那些罪证交给齐汉生,助他对抗那些为富不仁的乡宦士绅。也就是说,朱厚熜当初并没有料到齐汉生在苏州开衙放告会搞得那样狼狈,简直一无所得。因此,他也就没有想到杨金水在把那些罪证交给齐汉生时,还趁火打劫,向齐汉生提出让他多多关照沈一石的交换条件。

    朱厚熜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还晓得换便服,不摆仪仗、不带差役,自己登门拜访,他齐汉生还不是很糊涂嘛。”

    接着,他又问道:“你来苏州这些天,觉得齐汉生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杨金水一凛,不禁左右看看,显然是碍于祖宗家法,不便当着外臣的面臧否朝廷命官。

    陪坐在下首的高拱、张居正和赵鼎、王用汲都低下了头。高拱和赵鼎两人与齐汉生都有年谊,知道杨金水这个阉奴的评价直接关乎齐汉生的前程甚至身家xìng命,把心都提了起来,尤其是赵鼎,按在膝盖上的手已经在微微颤抖,心里紧张地思量着一旦杨金水的评价不利于齐汉生,甚或引起皇上雷霆震怒,自己该如何开口帮齐汉生说话。

    朱厚熜放下了手中的细瓷茶碗,淡淡地说:“有什么就答什么。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朕的肱股腹心,不必忌讳什么。”

    金水字斟句酌地说:“回主子,奴婢觉得齐汉生这个人还是有才的,只是功名心重了些,求成心切,没有考虑妥当就贸然向朝廷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被那些乡宦士绅钻了空子。不过,他能顶着那些人的威逼利诱,至今不肯出动府衙兵丁差役压着灾民把田地贱卖给他们,可见此人大节上还把得住,心里也有主子的江山社稷和治下的百姓。”

    赵鼎没有想到,杨金水这个阉奴看人竟是如此之准,一语道破了齐汉生贪功求名的心机;更没有想到,杨金水的评价竟是如此公允,话语之中还隐隐在帮着齐汉生开脱罪责,忍不住抬起了眼皮看向了垂手站在皇上身旁的阉奴,却见皇上紧锁眉头,大概正在心里琢磨杨金水的话。

    赵鼎赶紧低下了头,又是七上八下了起来:若是皇上认可了杨金水对齐汉生的评价,齐汉生自然能平安无事;若是不认可,大概就难逃罢官撤职之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