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穷奢极欲-《我欲扬明》
第(2/3)页
徐陟得意地笑着说:“高大人翰林出身,想必见多识广,怎会问出这种问题?这可让学生怎么答你?”
高拱等人心中都是暗笑这个土财主实在不知死活,不但反诘皇上,还卖起了关子;张居正越发为自己恩师的这个弟弟担心了
幸好徐陟觉得已经在茶上面捞回了方才西洋自鸣钟丢掉的面子,也就不再戏谑揶揄“钦差高大人”,眉飞sè舞地说道:“要说它的产地,还要从名字说起。这魁龙珠的名字可是大有来历。这道茶其实是由三种茶合泡而成,其一,浙江杭州狮峰产的龙井;其二,应天府茅山产的珠兰;其三,皖南太平府黑多县产的魁针。魁针之魁,龙井之龙,珠兰之珠,合起来就是魁龙珠。这三种茶不用说都要采之明前,狮峰龙井更要赶在夜里露芽时采,方为上品。三种都是绿茶,但形状、香气与味之厚薄都不同,将它们掺在一起,香味就格外不同。老茶都赞这魁龙珠是一水冲三省,香透九重天。高大人品过之后,感觉如何?”
“不错,是顶尖的上品。一水冲三省,香透九重天,确非虚言。”朱厚熜已经看出徐陟是有意卖弄,就故意激他说:“不过,你说的这三种茶都是贡茶,大内禁中也未必就没有,比如明前的狮峰龙井,每年杭州府定例要上贡一千斤,夜里露芽时采的虽说难得,总也有好几十斤,皇上自己喝不完,时常拿来赏赐臣下。至于魁龙珠,兴许只是下官未蒙天恩,不得一尝而已。”
“哈哈哈,”徐陟中了圈套,得意地笑了起来:“请高大人恕学生放肆敢言。这魁龙珠,即便是皇上,大概也没有尝过。一则魁龙珠是用三种茶掺合而成,不在贡品之列;二来好茶配好水,这是千古不移之定理,没有好水,纵然有好茶,也没有这么中正醇和的味道啊”
朱厚熜越发觉得他狂傲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竟拿自己跟天子比拟,却仍是不动声sè地说:“愿闻其详。”
徐陟说:“凡我中国之大,好泉好水却多半出自江南,什么茶配什么水,也是大有讲究。比如说,峨眉山雪芽茶,得用乐山三江口的水沏泡,味道方能醇正。太湖洞庭山上的chūn笋,用无锡惠山泉来冲沏,就别有一番妙味。至于这魁龙珠茶,最服的泉水是南京灵谷寺的琵琶泉。这琵琶泉流自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孝陵院墙内,沾了天家的灵气,特别甘甜清冽。此外,琵琶泉又名八功德水,顾名思义,有八种功德,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我方才说的那些老茶,倒有一大半是应天府南厩里的豪门富贵人家,为何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已。”
还能除病?朱厚熜心里一哂:听你这么忽悠,那泉水不就成了神水了嘴里说道:“既然琵琶泉产自南京,徐员外这茶用的水就未必是琵琶泉了?”
“非也非也。”徐陟摇头晃脑地说:“若是寻常人,或许连魁龙珠茶也不必上了。但高大人大驾光降,鄙宅蓬荜生辉,怎能用寻常之水怠慢贵?冲茶的水正是灵谷寺的琵琶泉,每隔半月一月,学生就命人去南京汲它几大缶来,专门用来款待象高大人这样的贵。”
朱厚熜大为震惊:古人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天家皇室这么干也就罢了,你一个土财主也敢这么干,肯定是钱多得烧得慌既然钱这么多,却还要拼命压低田价,想贱买灾民的田,你不算是为富不仁,老祖宗就没有必要发明这个词了
说起来,他力排众议要亲自来徐府会一会徐家的人,只不过是听松江织造局的监正李玄说松江府有一大半的棉业是徐家的人在做,他想亲眼看一看他们到底是什么货sè,再决定下一步是严厉打击,还是批评教育。他如此慎重,一来是顾及徐阶这个宰辅之臣的颜面;二来也是不想伤害脆弱的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但见到徐家这样穷奢极yù,吃茶的水都是专门从南京运来的,平rì家居生活的奢华可想而知,这样的官僚大地主阶层,即便能在观上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却要迫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rì后势必还要发展到“羊吃人”的地步,这样的先进生产力不要也罢
不过,他还是不动声sè地说:“能尝到倀员外这样的好茶,高某此次南来,也不虚此行了。”
徐陟终于谦虚了一句:“言重,言重了。各位钦差大人请用茶。这魁龙珠茶产得少,给各位大人各准备了一斤。区区薄礼,实在不成敬意,万望各位钦差大人哂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