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赐名赠书-《我欲扬明》


    第(2/3)页

    其实,无论是高拱,还是李时珍,都不知道皇上要高拱作序的良苦用心。朱厚熜依锨得,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始于嘉靖年间,成书却在嘉靖的孙子万历皇帝当政之时,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如今尽管有自己为他大开方便之门,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不必他一个人背着茵跋山涉水,但此项工程实在浩大,也绝非三年五载所能完成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本草纲目》成书高拱是他一直悉心培养,准备留给儿子的宰辅之才,那个时候,有他这位当朝大员作序,《本草纲目》兴许就能尽快给刻印成书,造福人民了。

    见两人都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朱厚熜十分高兴,就对高拱说:“肃卿啊,这个彩头可不能让你白得。rì后他无论是采药搜方,还是写书刻印,一切难处就由你统管起来,朕有时候忙了可不一定能顾得上。”

    高拱慨然应道:“李先生矢志重修本草,功在当代,造福千秋,微臣能为他做点事情,义不容辞”

    朱厚熜忍不住慨叹道:“历史终将记遵天,你我君臣三人一番晤谈,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功绩”

    皇上一直在说这样莫名其妙的话,别说是李时珍心中惊诧不已,更觉得肩头责任重大;高拱也是懵懵懂懂,但皇上每每语出惊人,总能为国家社稷、百官万民带来莫大好处,也就不再多想,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李时珍编写成书,了却皇上这个心愿。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笑着对李时珍说:“高肃卿的彩头不白得,朕的彩头就更不能白得了。除了拨给你二十名医护兵做助手之外,朕再送你两样东西。”

    说着,他从御案上捧起了一只雕刻着jīng美花纹的楠木盒子,递给了李时珍,说:“打开来看看,兴许你能用得着。”

    李时珍打开来,只看了一眼,就惊喜交加地叫了起来:“《本草品汇jīng要》……这、这是《本草品汇jīng要》”

    史载,明弘治十六年八月,孝宗弘治皇帝下诏,命太医院编修一部药典。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文泰遵上谕,组建了一个设有总督、提调、总裁、副总裁、篡修、验药等九种职位的修撰班子,包括誊录、绘画人员在内共计49人。编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旧例顺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sè分写。正文之前绘有jīng美的彩sè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同时编撰者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sè缮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绘图。历时一年半,药典编纂完成,明孝宗钦定名曰《本草品汇jīng要》,并亲自撰写序言,仿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存,是为明代宫廷的正统抄本。

    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本草品汇jīng要》就被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李时珍早就闻说了这本书,更对之心仪已久。但他虽在太医院供职,又得到了吕芳的关照,能zì yóu出入内廷御意,却也不敢觊觎这部关系到前代皇帝生死之谜的,一直引以为憾。

    见李时珍欣喜若狂,朱厚熜笑道:“对它心仪已久了吧?这是皇家库藏,原本当然不能给你。三个月前,朕命内廷刻经局完全仿制原来的格式,给你抄了一本。一是供你编写《本草纲目》时做参考之用;二来对你也是一种鞭策,希望你能写出一部超越这本前代官修本草的鸿篇巨著”

    李时珍已经哭得稀里哗啦,“扑嗵”一声跪了下来,将头在砖地上磕得山响:“微臣……微臣……磕谢浩荡天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