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蛇蝎心肠-《我欲扬明》

    仇鸾说的这些倒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在与蒙古各部互市一事上,明朝内部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议,许多朝臣,包括一些位高权重的六部九卿、边镇督帅,都坚持认为与蒙古各部讲和是示弱于敌;开设马市容易引起纠纷,成为北虏滋事挑衅的借口,反对封贡开市的声浪从未平息尽管大明皇帝坚持开市,但蒙古各部仍不免心存疑虑,更担心明朝的政策会随时改变。

    见亦不刺沉默不语,显然是再次被自己的话语所打动,仇鸾意犹未尽地说:“归根结底,明朝对各部戒备之心始终未能消除,将军还能指望他们真心诚意与各部结盟修好?小王说句冒犯的话,若论上阵厮杀,他们汉人不是你们蒙古好汉的对手;可要论机心谋略,你们蒙古人可万万不是他们汉人的对手啊”

    亦不刺心里又是一哂:什么“你们蒙古人”、“他们汉人”,那你究竟算是哪一边的人?

    不过,他随即一想,觉得眼前这个无耻小人也只能这么说,背弃故国旧主,又不能见容于汗王,跟一头丧家之犬差不多,即便rì后能侥幸逃脱蛮子律法军规的制裁,也只是一个死他乡的孤魂野鬼他也就不再计较仇鸾那样的说辞,问道:“你既然看出来了这些,那你知不知道蛮子皇帝为何要向各部许下那样的承诺?他就不怕失信于天下?”

    见亦不刺摆出了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仇鸾心中不免得意,冷哼一声,说:“那个无道昏君还有什么信义可言,将军这么说,真是抬举他了要说他究竟为何如此,一言以蔽之,缓兵之计而已这几年里,明朝那边朋友传回来的消息,我都一五一十告知了将军,将军该当知道,明朝早在嘉靖二十六年确定了‘南攻北守,东进西防’的方略,修造战船,调集重兵于东南海面抗倭寇,蓟镇、辽东两大边镇也倾全力进剿兀良哈三卫和土蛮部,两处用兵,朝廷财用不免大窘,对于西北各部,也就只好先放一放了……”

    “我一直不明白,明朝为何要确立‘南攻北守,东进西防’的方略?”亦不刺说:“若论实力,不要说东南那些你们汉人称为‘倭寇’的海盗蟊贼不足为虑,就算是兀良哈三卫和土蛮部,又怎能比得上我们土默特部?他们为何舍大图小?”

    论军事素养和用兵韬略,仇鸾在明军之中根本排不上字号,若不是因为他是世袭的侯爵,根本不可能出任九边重镇的边军大帅,但他却恬不知耻地摆出了一副兵家名将的派头,拈须微笑着说:“这就是那些汉人的高明之处啊兵法有云,远交近攻,西北、东北孰轻孰重、孰缓孰急,是不言而喻的。贵部实力纵然强横无匹,毕竟离厩还有上千里之遥,沿途还有宣府、大同两大重镇左右钳制,要攻打厩可谓鞭长莫及,嘉靖二十三年那场战事,贵部几乎要攻陷厩,最终却全文字小說閱讀,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