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民心所向-《我欲扬明》


    第(1/3)页

    鞑靼各部与明朝君臣和将士的联欢一直持续到了暮sè初临时分才结束,俺答拜辞大明皇帝,带着大队人马回到了三十里外的营地

    仿佛是明朝与鞑靼部的真诚相待感动了长生天,夜sè渐浓之时,这几天里一直笼罩在草原上空的铅灰sèyīn云终于彻底消散了,一轮明月冲出了凝滞的云层,沉闷的暮蔼随之变得晴朗了许多。皎洁的月光洒在草地、河流和鱼鳞一般密布的蒙古包上,好一副恬静的草原夜景。

    俺答部的营地设在哈刺兀那山之阳、哈屯河之滨的古丰州。这里如今只是一片草原,只零星散布着几处古城的废墟,但它的历史却十分悠久,能一直追溯到chūn秋战国时期。最早,倡议“胡服骑shè”的一代霸主赵武灵王在yīn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就设在此地。到了西汉,汉武帝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也在此地修筑土城。其后,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附近兴建过早期的都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设立了受降城。到了北宋年间,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地设天德军及丰州。如今,草原各部就以“古丰州”相称。俺答看中了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就把营地设在了这里。

    兵士们刚刚回到营地,原本寂静的营地立刻就沸腾了。无数的妇人、孩童奔出自家帐篷,迎向了队伍,呼爹唤儿的声音此起彼伏,间或之中还有人喜极而泣,拉着自己丈夫、儿子或是父亲的手,流出了高兴的泪水。

    部族的青壮男丁都被征召从军,去“迎接”明朝的大军,营地里只留下了老弱妇孺,他们的人虽然留在营地之中,心却都随着自家亲人而去,整整一天里,他们都在担心不停地向长生天祈祷,祈求长生天保佑自家亲人平安归来,一直到了此刻,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总算是安然落地,怎能不让他们欣喜万分?

    作为部落的酋长,俺答的大妃伊克哈屯和几位侧妃,还有那些尚未成年的子女当然不可能象普通的部民一样奔出毡帐前来迎接他,但他还是勒住马,微笑着看着自己的部民一家团聚的景况

    若说刚才向明朝皇帝屈膝,让雄霸草原的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挫败感的话,那么,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那一丝不快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同时,有一股莫名的温情从他的内心深处悄然涌起:想必,伊克哈屯她们也都和这些人一样,在翘首期盼着自己的平安归来吧……

    “汗兄……”一个声音打断了俺答的思绪。

    俺答回过头去,是自己的三弟别勒古台。

    今rì俺答率军出营,留别勒古台看守营地,按照俺答的吩咐,各家一大早都就收拾起了仅有的一点财物,帐篷也都收起来装在了马车里,马也套上了车辕,随时预备着一旦战事不利就要拔营而走。与明军的欢宴刚一开始,俺答就派人回营通报了平安无事的消息。别勒古台这才带着留守的兵士帮着各家各户又把帐篷搭了起来。

    俺答冲着别勒古台点点头:“哦,干的不错。我原来还在想,大家回来还要忙着搭帐篷。没想到,家家户户连茶都煮好了。”

    受到了汗兄的夸奖,别勒古台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喜sè,他悄然靠近了俺答,低声说:“汗兄,亦不剌回来了,在你的大帐门外站了半天……”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俺答脸上的笑容已然敛去了,蒙上了一层寒霜,猛地一催马,朝着自己的大帐疾奔而去。

    到了设在营地正中位置的那座最华贵的大帐跟前,俺答就看见有一个健硕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自己的大帐门口,听到马蹄声起,那人转过了头。正是俺答的爱将、土默特部中一个小部落翁吉亦惕部的首领亦不剌。

    他也不勒马,径直就冲到了亦不剌的跟前,扬起马鞭,朝着亦不剌狠狠地抽了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