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器宇之争-《我欲扬明》
第(2/3)页
俺答当然不会相信这个理由,以为大明皇帝这么说,不过是预防着自己借封爵之机大肆讨赏而已,但大明皇帝这么说了,他也无法点破,忙应道:“陛下此言差矣贵国有句俗话,叫‘上门都是’。我们蒙古人最好,无论是谁,只要来到草原,就是鄙部最尊贵的人,更何况,俞将军麾下将士都是我们蒙古人最敬重的英雄他们的军需粮秣,理应由鄙部一力承担。”
“顺义王,你可知道,正因贵部如此热情款待,朕才要将他们打发回去啊”朱厚熜说:“我们大明还有句俗话,叫‘走主人安’。为要接待朕一行人,你动用的民夫青壮只怕上了十万,此时正是草原放马牧羊的时节,等若内地的chūn耕时节。朕若再让大军驻留草原,不免连累贵部民众误了今年的农时。他们也是朕的子民,如此扰劳他们,已是不妥,若再累及他们今冬明chūn生计无着,朕更于心何忍?既然如此,不若朕把他们打发回去,你也就可以把贵部民夫也都遣散回去了,这就是朕方才为何要说由朕先跨出这一步的本意。”
俺答羞愧万分:原来眼前这位大明皇帝什么都明白啊
诚如朱厚熜所言,草原畜牧业与内地的农业一样,带有鲜明的季节xìng规律,以至于蒙古各部入寇明朝边境和明军边境守备也带上了季节xìng的规律。每当首chūn气和,坚冰坚薄,塞草将萌,胡马瘦而弓弛,蒙古各部就在草原散养马匹牛羊,明军也得以喘息,“解甲胄以候曛风,整雕鞍以待秋至”;到了秋天,百草结籽,马肥弓劲,内地又正值秋收季节,“农人收获,壁不可坚;禾稼栖亩,野不可清。”正是各部入境剽掠的大好机会,明朝则调集各省守军协防各边镇,“控弦执矢,观衅而动”,这就是所谓的“防秋”。
当然,这只是通常情况,如遇霜雪天灾,蒙古各部民众活不下去,也就不管什么季节,都要到大明境内抢上一番。
蒙古各部一直实行全民皆兵,青壮男子都有从征的义务。今年三月份,得知明朝要举行“shè天狼”军事演习而始,俺答就集结了各部兵马,一直拖到了五月份,其后又得到了明朝皇帝要“巡幸”草原,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消息,他不得不又再次下达了最高等级的征兵令,将各部青壮男丁全部征召备战,放牧之事就只能靠老弱妇孺承担。事关整个部族生死存亡,至于会不会影响放牧,部族民众有没有足够的口粮越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大明皇帝虽说当面点破了个中关节,但还是说他征发的是“民夫”,算是给他留了几分颜面。
看出了俺答的尴尬,朱厚熜说:“不说rì后如何,只是今rì草原聚会,贵部耗费的牛羊怕有上万只之多吧这笔费用自然该是由朝廷来承担,但朕料想你定不会接受,只能以你受封王爵的名义多多给予赏赐,算是给贵部的一定补偿。你也知道,朝廷的办事效率可不敢恭维,这么大的一件事,一来二去总得要花上一段时间。但朕说到做到,至迟不过秋天,就以粮食布帛偿付,绝不让贵部民众今冬没了生计。”
“谢陛下”俺答突然跨前了一步,面向本军阵营,大声喊了一声:“儿郎们”
满撑静了下来。
俺答大声说:“大家跟我出来也快两个月了,我晓得你们心里都在挂念着自家的羊群。今rì恭迎大明皇帝圣驾之后,除了本王的亲卫和报名参加那达慕大会的勇士们,其他的人都可以回家,照顾自家的羊群,坐在自家的帐篷里喝茶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鞑靼兵士一起欢呼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