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阁老躲债-《我欲扬明》


    第(3/3)页

    李chūn芳忙拉住了他:“老马,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老曾的差事也不比你我少,难得来阁里一趟,你竟连杯茶也不让,就打发他走。不明事理的人晓得了,还以为你们户部与老曾他们兵部之间有多大的龌龊呢”

    马宪成尴尬地一笑:“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瞒你们,我实在是愧对兵部,更无颜见曾部堂啊”

    原来,自打嘉靖二十七年三月,兵工总署按照皇上赐下的“瓦特蒸汽机”图谱,造出了蒸汽机之后,兵工总署就一直被皇上逼着不停地造蒸汽机。因为他们的蒸汽机总是被以成本价调拨给国营矿山和冶炼厂,各地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需要的蒸汽机,内阁还秉承圣意,指令他们兵工总署先发货,分三年到五年从地方应缴赋税中偿付货款。结果兵工总署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怪圈之中:各大工厂rì夜不停地赶工,产品供不应求,可生产的越多亏损越大。这就导致了兵工总署的财务危机越来越严重。

    而且,还不单单是兵工总署的蒸汽机生产是这样,由于蒸汽机需要大量的燃料,工部下属的所有煤矿开足马力生产也是供不应求,可是被拉走的煤态样是分三年到五年从地方应缴赋税中偿付货款,开采的越多亏损也就越大,形成了巨额的三角债。

    虽说这些欠款每年都汇聚到了户部的总账上,由户部予以冲销;但兵工两部不但手头上没有了活钱,甚至衙门的正常开支也被朝廷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两部又不敢违抗圣谕拖欠或克扣工人工资,就不停地移文户部催款要账,要么就逼着户部追加预算增拨经费。可是,短短的半年多时间,两部的应收帐款已经接近大明王朝一年赋税收入的一半,虽说都是各地欠帐,迟早要归还的,可一时半会让户部从哪里弄来几百上千万两银子给他们还帐?马宪成被逼得没有办法,见到兵部尚书曾铣和工部尚书林之诠就绕道走。今rì见到曾铣随李chūn芳一同前来,他便以为曾铣搬出了分管军务的次辅来找自己打擂台,当然要赶紧托词户部有事,溜之大吉。

    “原来你竟是要躲债啊”李chūn芳故意板着脸说:“你看看你老马别的部只要不按预算开支,拉下一点亏空,你就嘴不是嘴脸不是脸的,恨不得抄了别人的家给你户部还帐。如今你们户部欠了老曾他们兵部的好几百万两银子,你就知道脚底板抹油,一走了之。有你这么不讲道理的么?”

    被李chūn芳点破了用心,马宪成只得见礼让座,然后委屈地说:“我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吗?皇上说过欠款分三年到五年还清,你们现在逼户部拿银子出来,户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你好歹也得给老曾他们增拨一点经费,”李chūn芳嚷嚷着说:“你不晓得,老曾他们兵部现在穷的连正月里生火取暖的柴禾钱都没有了”

    马宪成当然知道他在夸大其辞,但自己理亏,也不好跟人辩白,只得长叹一声:“唉增拨经费一事更是难,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全国形势发展喜人,各地不是兴建矿山就是开办工厂,都伸手向朝廷要银子,户部有座金山也被挖空了。实话对你们说,在山西开煤矿还是我暗示山西巡抚衙门压着晋商掏的银子,为了这事儿,有些个鼠目寸光的晋商差点没去挖了我家的祖坟。户部哪还有钱给老曾他们增拨经费?实在是对不住老曾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