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各得所需-《我欲扬明》


    第(2/3)页

    “管领大人吩咐下来的事,水里火里,在下绝不敢怠慢。”

    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谈妥之后,细川信元这才有余暇,开始履行幕府管领职责,考虑国家大事。他对汪直说:“实不相瞒,前些rì子,贵国与西洋番国某些商人前来鄙国贸易,不但绕过各座,也不经过政所同意,私自与各国大名贸易,造成国家榷税的损失,也已引起了各座的不满,联名向幕府呈上了请愿书,要求给他们定下规矩。五峰先生对此怎么看?”

    这就是要投桃报李,由汪直提出自己的条件了汪直假装诚惶诚恐地说:“事涉贵国大政,在下一个外商怎能随意置喙?”

    细川信元鼓励他说:“贵国有句古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贵国原先厉行海禁之策,如今又废弛海禁,五峰先生都参与其间,想必能给鄙国以启迪。还请五峰先生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在下管窥之见,本不足以污浊大人之耳。但管领大人既然垂询下问,在下亦不妨直抒胸臆,献于大人。”汪直沉吟着说:“厉行禁海之策,无异于因噎废食,诚不足取。惟是一体放开,则有一干商贾贩夫趋之若骛,且要想尽千方百计逃避榷税,国家损失便不可计数,各座利益亦不免受到极大损害,商户经营rì艰,生计难继,rì后幕府或管领大人有所差遣,商户便是想要孝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及……”

    简单地分析了放开海外贸易对幕府及细川信元本人的危害,汪直又说:“要想两全其美,贵国不若效法我国,划定通商口岸,所有船只限定于某处港口驻泊,并于该处设立等若我国市舶司的分注所统管贸易诸事。往来客商一律于分注所登记,完税之后方可与幕府指定的各座交易,不得私自货于他人。如此,则既能保证幕府的榷税收入,亦能维护各座的利益。”

    听着汪直侃侃而谈,细川信元虽然还是面无表情,心里却在暗自赞许:看来眼前这位被各座御用商人同声称赞的“五峰船主汪先生”不愧是一个既为海商,又有大明官员身份的能人啊

    其实,细川信元提出这样的问题正是在试探汪直,而汪直的回答与他和家臣们商议的结果大致一样,他也就不再纠缠于这个问题,径直问道:“义辉殿下那边,不知五峰先生打算怎么办?”

    “在下年初去往南洋,得了几支洋枪,数目不多,只有两百支,一百支打算敬献大人,剩下的一百支想请大人代为献给将军殿下。”

    细川信元摇摇头:“这样只怕不妥。一是义辉殿下是正统的rì本武士,对洋枪那样的奇yín技巧之物并不感兴趣;二来贵国有句古话,叫‘己之不正,何以正人’,既然幕府有意要在全国禁产铁炮,将军为天下武士之共主,当以身作则,方能服众。”

    细川信元不再谦称自己为“鄙人”,而是以“我”自称,显然已经把汪直当成了熟不拘礼的亲信,汪直忙说:“大人责的是。既然幕府即将下令禁产铁炮,在下也不能明知故犯,那两百支洋枪就都上缴大人处置好了。至于该向将军殿下敬献何等方物,化外野人,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