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开杀戒-《我欲扬明》


    第(2/3)页

    海瑞说:“在下也是今rì到戚军门府上拜会,方知高大人……哦,肃卿兄回了京师,故此特来拜望。”

    “呵呵,刚峰兄素不喜与人交往,难得今rì能来看我。”高拱颇为遗憾地说:“可惜依朝廷规制,未复圣命不得回家,否则我该当置酒与刚峰兄一叙别情,更祝贺你高中制科进士才是。”

    “惭愧。”海瑞面sè微微一红,说:“区区一个制科,倒叫肃卿兄这科甲正途的大才见笑了……”

    高拱正sè说道:“两榜进士,取的多是乡愿,刚峰兄且不可妄自菲薄。且不说当今圣上如何重视制科,亲自阅卷取士,乃是我辈莘莘学子千古罕有之幸事;只论你制科取中的进士,当真都是国朝急需的时务之才,《民报》上所刊登的策论墨卷我都拜读了,无一不切中时弊,所提方略也切实可行。哦,还有,昨rì随元敬屈尊前来的那个徐渭徐文长该也是刚峰兄的同年吧?此子胸有沟壑,他rì成就必不可限量制科有这等人才,谁能等闲视之?”

    说到这里,高拱突然想起来未曾在《民报》上见到海瑞的策论,便问道:“哦,对了,怎不见《民报》上刊出刚峰兄的大作,令我等得好不心焦。”

    海瑞的脸更红了:“或许是在下浅陋之见,不足以污人视听吧。”

    高拱越发来了兴趣,追问道:“但不知刚峰兄所论何事,祈望见告。”

    “在下所论,乃是恢复上古井田之制一事……”

    与杨博当rì的反应一模一样,高拱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诧异地问道:“哦,刚峰兄所论之事是井田制?”

    听海瑞简要地陈说了自己的策论,高拱更与杨博当rì的反应一模一样,脸上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心说依你海刚峰这样的策论,不被打入诏狱已属天幸,怎能高中进士?不过,他随即便想起来海瑞进营团军是吕公公一手cāo办,皇上嘉靖二十四年元rì阅武之时还曾亲问他“可好”,也就立刻明白了个中缘由。不过,他见海瑞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便只微笑着听他讲话,既不点破,也不插话。

    海瑞今rì前来拜访高拱,另有要事在身,也不好象那天一样大谈自己的策论,很快就住了口,起身冲高拱拱手作揖,说:“今rì前来,是有一份奏疏想请肃卿兄过目。”

    “哦?”高拱立刻紧张了起来,忙问道:“可是刚峰兄又修改了所提奏议,准备再上书朝廷?”

    “不是。”海瑞说:“在下原本只在海南乡野种过几年田,任昆山知县也只一年有奇,所提策论大而无当,实属纸上谈兵,不足以再污圣聪。不过,朝廷会按制科进士所论之务授官任职,冒昧猜测,在下大概会被分到户部或叛总署,在下想等接触实务之后再做修改完善。”

    听海瑞说自己来意并非是关于那个要命的“井田制”,高拱便松了一口气,再说他说起叛总署,更是来了兴趣:“呵呵,你若能供职叛总署,定要做好一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