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谋定大计-《我欲扬明》
第(2/3)页
朱厚熜又长叹一声:“这也是不得已的法子啊!朕自会去太庙告祭列祖列宗,恳请他们原谅朕这个不肖子孙……”
“皇上且不必如此,”高拱由衷地说:“皇上开放海禁,准许海商与西洋诸番通商互市,非是为了私yù,而是为着富国强兵,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长治久安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会欣慰于皇上这般耿耿治平抚民之心!”
尽管在长期的接触之中,朱厚熜了解到高拱并不是陈以勤、陆树德那样迂腐的书生,不会把太祖朱元璋的祖训看得比天还大比民还重,也能象接受嘉靖新政一样接受开放海禁的决策,但毕竟事关重大,让他勉强去做和心甘情愿去做的效果大不相同,福建、广东远天远地,一封奏疏没有一两个月送不到京城,何况如今江南叛乱,南北交通阻断,下个圣旨追问执行情况更是遥遥无期,可谓山高皇帝远,朝廷对此也是鞭长莫及;而且,兵行诡道可以,朝廷行政若行诡道,就非仁君明主所为。因此,他这一番真情之中夹杂着假意的诉苦告白,其实就是为了说服高拱,听他反过来安慰自己,十分高兴,便拍着高拱的肩膀说:“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全靠你了!”
“臣当殚jīng竭虑,不负皇上社稷之托!”
“好!朕还有一事要叮嘱于你。汪直虽非科甲正途出身,却也读过圣贤之书,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更熟悉经商之道,是朝廷急需的人才。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且不可轻之慢之,更不可侮之辱之。”说着,朱厚熜一边拉起了高拱的一只手,一边拉起了汪直的一只手,将他们的手放在了一起:“朕就把开海禁,为朝廷开源之事交给你们了!你们一个居内,一个处外,定要戮力同心,并肩携手,为我大明赚回一个浙江来!”
高拱一愣:“浙江?”
朱厚熜开心地说:“你还不知道吧,据汪直所说,与西洋诸番通商贸易利润甚大,仅满刺加一条线,每年就能为朝廷赚得几百万两银子,抵得上浙江一省的赋税收入!”
正在说着,他便感觉到高拱自己伸手抓住了汪直的手:“汪大人,与西洋诸番通商互市之事,下官还要多请教于汪大人,请汪大人不吝赐教!”
汪直慌忙跪了下来:“草民……下官万不敢当……万不敢当……”他涨红了脸,突然大声说:“自从下海从商以来,因触犯国朝律法,我便有家难回,报国无门,如今皇上拿我汪直当人来看,高大人也拿我汪直当人来看,我若不能为国家出力,便是猪狗不如的畜生了!高大人,只要你能从福建、广东两省为我筹措一百万两银子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半年之内,换不回来三百万两银子,我自己投海而死!”
朱厚熜拍手赞道“好豪气!不过,朕却要说句不吉祥的话,海上风高浪大,船行海上也难免会有意外,此次你货殖西番,只要能为朝廷赚回来一百万两银子,便是奇功一件!若再能给朕寻找两件宝物回来,更是为家国社稷立下了万世之功!”
“请皇上明示是何等奇珍异宝,只要此宝尚存世间,臣就算是上天入地,也要给皇上找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