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元日阅兵-《我欲扬明》
第(2/3)页
禁门之外,荣王阿宝、英国公张茂、成国公朱至孝等王公勋臣,严嵩、徐阶两位内阁大臣,以及六部九卿等朝廷二品以上文武大臣早已在此迎候,他们将陪同皇上一起巡视营团军。内阁分管军务的阁员李chūn芳一俟朝拜大典完毕,就带着刚刚于数rì之前正位兵部尚书的曾铣,先行赶往城外的军营,对迎接皇上检阅的各项准备工作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见皇上弃乘抬舆,那些朝廷重臣都在心里暗自嘀咕,但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扫皇上的兴,悄悄地将自己的八抬大轿打发了回去,命随从备马朱厚熜特下恩旨,命吕芳为六十岁以上的老病大臣准备车驾,可是文武大臣中年岁最长的英国公张茂以自己“出身行伍,一辈子都骑马,从未坐过什么马车”为由坚辞不受,他这么一说,其他人就更不好意思了。朱厚熜嘉许其“老当益壮,有廉颇之风”,却示意荣王阿宝硬将他扯上了马车,君臣依官职次第出发,沿着天街向城外军营而去。
虽说朱厚熜一再说过不讲排场更不能扰民,免除了天子出行须黄土铺路,百姓沿街摆设香案、望臣跪拜等一切礼仪规矩,可君臣一行就有上百人,随行护驾的厂卫高手、御林军将士更有上千人之多,浩浩荡荡一大票人马自天街呼啸而过,马蹄声、士卒的跑步声早就将行人吓坏了,远远地躲在街边的小巷子里,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好在时辰尚早,天还未大亮,街上只有不多几个行人,倒也没有影响太多百姓的正常生活。朱厚熜却很遗憾:想深入群众、与民同乐,怕是没有机会了……
虽说皇上弃乘抬舆改为骑马,比原本预定到达军营的时间早到了近一个时辰,不过吕芳在出宫之时,便命人快马加鞭赶去通报。当朱厚熜带着朝廷文武重臣来到了城外营团军的大营,李chūn芳、曾铣已带着营团军监军高拱和正副指挥使俞大猷、戚继光,以及众多衣甲鲜明的武将齐刷刷地跪在门口恭迎圣驾。
与朱厚熜原定计划略有不同的是,如今驻扎京城的各军,包括御林军、京卫军(原五城兵马司军队扩编之后,暂定名为此)及各省卫所军的统领以上军将都被召集到此,陪同皇上参加检阅。这是内阁与兵部煞费苦心的安排,朱厚熜对此也大加赞赏——天子于新正元rì检阅六军,乃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盛典,更是大明全军将士的无上光荣,其他各军岂能容营团军专美于前?自然也要同沐圣恩!于是,就准允所请,但又为这原本是为安抚各军而采取的礼节xìng安排上,加入了一点实质xìng的内容:检阅六军将士之后,由营团军举行军事cāo演,为各军演示战法。
各位勋显重臣、各军武将对于能躬逢这样旷世难遇的盛典感到无比的荣耀,脸上洋溢着激动甚至兴奋的神sè,只有高拱、俞大猷和戚继光三人显得十分紧张,带着过分恭谨肃穆的表情,跟着众人一起向刚刚被搀扶下马的皇上叩头,三呼万岁。
注意到他们异常的紧张,朱厚熜故意板着脸,说:“肃卿、志辅、元敬,你们可是不欢迎朕来叨扰?”
三人大惊失sè,高拱忙说:“新正元rì,皇上御驾亲临本军视察校阅,乃是我营团军将士之天幸,臣等并全军数万将士得睹圣颜、得聆天音,无有不感激动容,血沸胸臆者……”
“好了,好了。”朱厚熜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到底是书生一个,投笔从戎这么久,说话竟还是这样酸气十足!既然并非不欢迎朕来,却又为何哭丧着脸?莫非是埋怨朕扰了你们阖家团聚共庆佳节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