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闯营救主-《我欲扬明》


    第(2/3)页

    “你们是明军?”先前瘫软在地上的那个胖子突然来了jīng神,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挺胸凸肚地站在戚继光的面前,中气十足地说:“大胆武夫,见到本王还不快快下拜!”

    这莫名其妙的一声令戚继光连同营团军众人都是一愣:一转眼工夫,细作竟变成了王爷!而且,这荒山野岭突然冒出了一个王爷,真是咄咄怪事!

    众人尚在错愕之中,远远地飞奔而来一骑快马,马上一人一手挺枪,一手握剑,一边左右格挡两旁营团军军卒的兵器,一边怒喝道:“大胆蟊贼,休伤我家主人!”

    为了捕捉瞬息万变的战机而迅猛出击,营团军骑营这些天一直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简易营地也没有安放鹿砦,只依地势布设了数道防线,促不及防之下,竟被他一人一骑冲了进来,守卫的军卒或轻或重还都带了伤戚继光大怒,喝了一声:“看住他们!”三步并做两步就来到一旁鞍辔齐整,随时准备出征的马前,飞身跳上战马,摘下了挂在马鞍旁侧的大刀,催马就迎了上去。

    冲到那人跟前约莫十丈的地方,戚继光勒住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只见对面来的是一位面sè微黑的年轻男子,眉宇之间英气勃发,左手中的青锋宝剑在微茫的暮sè中依稀泛着点点寒光,右手的那杆长枪更是华丽之极,枪杆有鸡蛋般粗细,一尺多长的枪尖下垂着血红的缨子若是把那一身粗衣短打换成一袭白袍,真可与评话中所说的长板坡杀个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相媲美。

    尽管如今的战争已不再是单纯靠武将比武就能决定胜负的年代,但军中尚武jīng神却代代相传了下来,对于戚继光这样的少年将军来说,两军阵前走马擒敌更是一个永恒的梦想。见那年轻男子单人独骑就敢冲入自家的大营,戚继光气恼之余,心中也暗暗对他生出了一丝钦佩之意,便将手中的大刀横亘在马背上,抱拳行礼道:“在下登州戚氏,敢问贵驾。”

    那个年轻男子也颇有古大将之风,收剑入鞘,改为双手握枪平置于胸前,抱拳还礼道:“草民姓赵名隐,字俊昊。”他见戚继光及营团军军卒皆是衣甲鲜明,不是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强盗,便说:“将军可是仇总兵麾下大将?”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戚继光对他的钦佩和赏识顷刻间化成了满腔怒火,冷冷地说:“辜恩背主、通敌卖国者当死!”

    那个自称“赵隐”的年轻男子竟然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激动地说:“戚将军,你们是明军?太好了!我等不是通敌卖国之人……”

    戚继光见他突然又矢口否认前言,心中更是瞧不起他,便cāo刀在手,喝道:“jiān诈小人休要多言,且放马过来受死!”

    赵隐远远地看见营团军军卒已将先前抓获的那两人按翻在地,捆得跟粽子一样,心里十分着急,便说:“将军既然不相信赵某所言,赵某就跟将军赌战一场,若赵某侥幸赢得将军一招半式,还请将军放且请放了我家主人,所有罪责由赵某一人承担!”

    这番话更激起了戚继光心中的怒火,一扬手中大刀,道:“那好,你就来试试我的刀吧!”

    赵隐情知此战已无法避免,又心忧主上安危,便不再多言,提枪就向戚继光当胸刺来,那血红的缨子也翻出一个花。

    戚继光心中微微一叹,这架势确实很漂亮,但真个两军阵前厮杀,缨子却只会碍事。军中施枪的大将如俞大猷,只在仪仗之时才用以装饰,到了上阵杀敌之时就会把它摘下来,看来这个赵隐只怕是还从未上过战场,连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而自己自幼从军,久经战阵,即便武艺不如他,临战厮杀的经验却比他高出何止百倍!

    此外,戚继光平rì时常与俞大猷那样的军中枪术名家切磋,曾听俞大猷说过枪术决胜负的要旨:“枪者,百兵之王,须以力运枪,借以马力,如臂使指,方能取胜。未及人马之力,侈谈击刺之术者,终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不知赵隐气力如何,自己跨下这匹战马乃是营团军千里挑一的宝马良驹,绝非赵隐所骑的那匹瘦骨嶙峋的赢弱老马可比!

    赵隐那一枪尽管有些花哨,出枪却十分果断,枪势也迅若奔雷,戚继光向外微微侧身,挺起大刀要崩开赵隐的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