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忠勇国公-《我欲扬明》
            
            
            
                
    第(2/3)页
    事发突然,张茂也未及尽起家兵,只带了几百名常驻府中的家兵,又要分兵封堵街口,挡在西宁侯府门口的兵士不足两百人,尚不及宋斌身边兵士之半。一声怒喝竟吓得西宁侯府的家兵心神俱丧,乃是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大明王朝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依明朝军制,军权分置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军队配备调动等军令及军官拔擢罢黜之权在兵部,兵部却无权指挥军队;而是由五军都督府掌军籍、军政,统御一十七省府都指挥使司并三百二十九个卫、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也即是说五军都督府至少在名义上掌管着全**马。因此,身为大都督的张茂抖出威风,那些兵士无不凛然战栗。
    西宁侯宋斌面sè也有些发白,说:“小侄自幼便随先父在国公叔帐下听令,带兵打仗那点本事都是国公叔手把手教出来的,给小侄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国公叔兵戎相见不过,小侄想问国公叔一句话,当初进宫请愿,国公叔是首议之人,小侄便是跟着国公叔一同去的……”
    “我让你随我进宫向皇上请愿,却没有让你谋反!”张茂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你祖上随成祖爷起兵靖难,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得血葫芦似的才换来你宋家世代富贵,至今传你已有七代,除了二代西宁侯宋瑛宋侯爷殉难土木堡,还有你太爷爷、你爹几代家主也都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你西宁侯宋家可谓一门忠烈,世受皇恩,如今却出了你这么个逆臣反贼!”
    宋斌也不敢和他顶嘴,自顾自说道:“发生那等事,小侄只被罚去一年俸禄,可国公叔却被圈禁在家,为何今rì却又一力维护那个昏君……”
    “住口!”张茂怒不可遏地说:“身为大明的臣子,竟敢如此詈骂君父!就不怕皇上诛你九族么?”
    火光中,宋斌的脸扭曲着,表情突然变得很狰狞:“国公叔,小侄两代受你的拔擢之恩照拂之情,也不想与您为难,只是既下定这等决心,便已没有退路了……”
    “西宁侯此言差矣!谁说没有退路了?”一个轻松而又淡定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话,一个人从英国公张茂身后闪了出来。
    宋斌齿缝中艰难地挤出那两个字:“严……嵩……”。
    与薛林义谋划大计之时,严嵩曾半途借故溜走,想必是派人将他们谋反之事密报给了皇上,此刻或许皇上已经挥军入城,宋斌一字一顿地念叨着严嵩的名字,象是在害怕,却又象是在**咀嚼,想把那个名字连同名字的主人一起嚼碎吞进肚里。
    派严世蕃出城向皇上密报薛林义等人谋反之事后,严嵩来到了薛林义的永安侯府,他当然不敢更不愿意跟随薛林义攻打皇宫,便自告奋勇去劝说两位元老勋贵英国公张茂和成国公朱至孝一起举事。两位国公是这些年轻少壮的勋贵的叔叔辈,也没有人敢去拉拢他们干这等逆天之事,有严嵩豁出老脸出面劝说,即便不成也有转圜的余地。薛林义等人便轻而易举地被严嵩那个老狐狸骗住了,不过还是派了几十个兵士随行,名为保护,实为监视。严嵩心里暗笑一声,也不恼怒,坐上八抬大轿便出了永安侯府,上轿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里衣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严嵩带人来到了成国公朱至孝的府邸,来意一说,朱至孝大惊失sè,赶紧端茶送客,严嵩刚出府门就听见身后朱至孝忙不迭声地说:“关上大门,召集家兵严加防范,谁也不放进来!”
    严嵩又来到了英国公张茂的府邸,话还没说完,张茂抓起手边的茶杯就朝着他砸了过来。幸好严嵩一边说话,一边留意着他的反应,见他翻脸赶紧闪躲,未被茶杯砸中,却被泼了一头一脸的茶水,官服上也沾满了茶叶。
    跟他一起来的人都被张茂的家兵拿下,张茂也没有给他这个从一品的大员留面子,吩咐人将他也绑起来。严嵩赶紧解释,好说歹说才使张茂相信他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早早就派自己儿子将谋反之事密报了皇上。张茂问清了薛林义等人的部署,当即带着家兵赶到了与自己有世交的西宁侯宋家,恰好将宋斌堵在了府门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