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火炮之父-《我欲扬明》


    第(2/3)页

    高拱闻言大惊失sè,看着那位满面苍苍烟火sè的老人,声音颤抖着说:“你……你可是何儒何侍郎?”

    “看看,朕说的没错吧,提到佛朗机,人们自然会想你何儒。”朱厚熜说着,递了个眼sè给高拱。

    高拱心领神会地起身向那位老者躬身长揖在地:“何大人声祢宇内,高拱本以为吾生也晚,无缘识荆,却未曾想到今rì竟有幸见到何大人。”

    “哎,皇上过誉,高大人谬赞了!”那位老者拈着胡须说:“老朽致仕还乡也近十年了,未曾想到皇上竟还记得何儒这个老不中用的臣子。”

    朱厚熜感慨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我大明是不会忘记你这位‘火炮之父’的!”

    朱厚熜的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何儒堪称明朝研制新式火炮的第一人,可以说佛朗机火炮便是由他一手引进并大力仿制研发,而成为目前明军制式装备的。

    火炮发明于中国,但自宋朝问世以来,其发展速度却很缓慢,到了元末,火铳才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明朝初年虽然设立了各级火铳制造机构,为明军制造了数量众多的火铳,形成了中国火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造铳GC,但火器的设计思想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突破,脱离不了前膛、药室和尾銎(点火孔)三段式,所制造的火铳大致也只分为三类,一类是单兵装备的手铳;一类是装备战船和关隘的中型碗口铳;第三类是专用于城防要塞的大型铳炮

    与之相对应的是,蒙古远征军将火炮传到了欧洲之后,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了明朝中叶,欧洲的火炮制造技术已经超过了中国,其中最为流行的便是佛朗机。和明军当时装备的火铳相比,佛朗机在构造上有了根本xìng的改进,一是炮管壁厚,安全xìng能好;二是安装了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命中jīng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火铳;三是安装了转动装置,增大了shè击范围;四是良好的闭气xìng能大大提高了发shè威力。但除了这四点优势之外,它最具有革命xìng的革新是抛弃了原有的将火药和铁砂直接填入炮膛之中,舂实后点火发shè的陈旧模式,使用了类似于后世炮弹的子铳,即将火药铁砂按照固定的配方事先装填进一个个小炮弹里,相当于一门小炮,从大炮炮口装入,点火发shè,大大减少了装弹时间,提高了shè速和shè程。

    正德十六年,时任白沙巡检的何儒在同葡萄牙人接触中了解到佛朗机制造技术,并联络了一些有经验的技师,便上疏朝廷建议仿制佛朗机,因人微言轻又恰逢天位易主,他的奏疏终石沉大海。嘉靖元年八月,葡萄牙殖民者向东方扩张的触角伸向了中国,不可避免地与明朝发生了武装冲突,两国在广东新会发生的一场小规模战争以明军缴获了两艘军舰和20余门舰炮而告终。这次战争中,明军虽取得了胜利,却让许多明朝官员认识到了天朝上国的武器装备居然落后于那些远道而来的“红毛鬼”、“西番”,便纷纷上疏朝廷,建议大量仿制佛朗机以改善明军装备,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何儒领命在缴获的葡萄牙舰炮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和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年成功制成了首批佛朗机32门。此后,明军开始大规模仿制佛朗机,广泛配置在北方边关要隘和沿海地区,十多年间,佛朗机的种类增加到近10种,分别适用于各种战争,逐渐成为明军装备的主要轻重型火炮和单兵枪。

    何儒最终官至工部火器司郎中,加正三品工部侍郎衔,于嘉靖十五年告老还乡。成立兵工总署之后,朱厚熜便将已致仕的何儒重新起复,食正二品尚书俸禄,实授兵工总署技术总监——与兵工总署一样,这是一个让朝臣们都不大明白的新名词,照皇帝的说法便是总顾问,负责制炮中的技术问题。那些朝臣们也知道何儒虽然老迈,不能胜任主持军器研究院衙门rì常工作的重任,但做一个顾问应该是绰绰有余,皇上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向高拱介绍了何儒之后,朱厚熜又继续刚才与何儒的讨论话题:“你方才说火药配方为七硝一硫二木炭,朕以为倒不必拘泥于此,此前有一神人曾托梦于朕,语曰配置火药以七成半的硝石、一成的硫磺和一成五的木炭为佳,你们不妨试上一试。”

    “老臣遵旨。”

    这是朱厚熜依稀记得的黑火药配方,怕引起别人的怀疑,便假借神人托梦之说,但他对自己的记忆力却没有自信,忙说:“却也不必拘泥朕所言,毕竟事过境迁,朕也记不确凿了,你们可多试验几次,找到最合适的配方。此事要快,三五rì便要给朕回话。”

    “老臣自当尽心王事,”何儒说:“皇上不以臣老迈无能,特地将臣起复为国用,老臣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给皇上分忧解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