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国营工厂-《我欲扬明》
第(2/3)页
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反贪局各行动小组就捷报频传,很快筹集到了近百万两银子,连同户部在万难之中挤出的那一百二十万两的经费,好歹将兵工总署在怀柔开矿山建炼铁厂的前期投资和铁厂数万名工人的安置问题解决了。
大明王朝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国营工厂——怀柔铁厂还只是安静地躺在工部营造司的设计图纸上的时候,朱厚熜就已经凭借着自己依稀还记得的那一鳞半爪的管理学知识,亲自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虽说有点cāo之过急,但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这座带有试点和示范xìng质的国营工厂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制度先行。
于是,“管理学之父”、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七大管理原理在十六世纪的明朝横空出世。
一是实行工作定额制。在明朝如此低劣的科技工艺水平下,劳动生产率挖潜的余地很大,这一点最容易被人接受——完不成一定量的工作就不给吃饭,甚至还要吃鞭子,早在奴隶社会都成了天经地义的规矩,何况现在是在办皇差!
让兵工总署那些官员和铁厂管事郁闷的是,皇上同时还规定了不许饿饭不许打骂工人的条款,这固然是皇上的如天之仁,只是这样一来,对那些偷懒怠工的**种子、刁奴懒汉该怎么惩罚啊?
二是实行标准化管理。为了让每个工人都能公平地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确保完成工作定额,就要让他们掌握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原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
这一点不难。历来奉旨办差就是急如星火,怀柔铁厂的厂房还在建设之中,各地征发来的工匠和矿工已经齐聚京师,工部军器、兵杖两局和内廷兵仗、银作两局遴选出的技术专家和资深工匠一边为他们举办技能培训班,一边制订出了从采矿石一直到打出一把大刀整个工艺流程的规范xìng标准。朱厚熜这个外行人看了也相信,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生产出的产品一定能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
三是实行差别工资制。为了鼓励工匠完成工作定额并超额完成任务,采取有差别的、激励xìng的计件工资制度就成为理所当然之事。对于超额完成工作定额者,以高于标准水平计发工资,完不成的则以低于标准水平计发工资。
这一条就更好理解了。明朝人虽然不明白“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都清楚一点:牲口干活卖力了,还要多赏一把黄豆呢!
四是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则。论技术高低该当大匠的当大匠;该当小工的当小工,别说是国营工厂(所有的官员都在心里说:这名字怎么这么别扭,跟什么“工人”一样,就叫匠户不行吗?),就是村镇的铁匠铺不都这样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