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御前财务会议-《我欲扬明》


    第(2/3)页

    其实朱厚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嘉靖一朝财政恶劣的状况他不是不知道,查阅了前几年的档案才知道,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年年亏空,若不是在即位之初接受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建议,裁汰冗员,节度开支,在早年留下了一点家底,大明朝早就破产了不过纵然如此,也是坐吃山空,有些省府为了弥补巨大的财政赤字,已经将赋税加征到了嘉靖二十五年,等于提前透支了五年后的财政收入。嘉靖那个混蛋造成的这个烂摊子他不想收拾,也根本没有办法收拾,所以也只能既往不咎,期待着朝臣们跟他同心协力向前看。

    会议一开始就冷场,吕芳就给主持会议的夏言施了个眼sè。夏言不得不说:“全赖皇上如天之德和各位大臣实心用事,嘉靖二十一年总算是过去了。季安,你就遵皇上的旨意,将户部去年一年的总收支报来。”

    被叫做“季安”的人是户部尚书马宪成,五十多岁,两颊微丰,倒是一副菩萨样,但眼睛中不时闪烁的一点神光却显示出这个人jīng明强干,不是一个官场琉璃蛋。听到夏言点名,他起身向朱厚熜欠身鞠躬,说:“户部忙了这两个多月,已将去年的各项收支明细算出,请皇上审阅。”说着,将一本帐册双手呈上,侍立在御座之旁的吕芳赶紧接过了帐册,转呈给皇上。

    朱厚熜接过那本标着“户部嘉靖二十一年总帐册”的帐册,翻开放在御案上,对马宪成点头说:“坐下说,坐下说。”

    出身工程技术人员的朱厚熜对数字并不反感,却一看见财务报表就头疼,但现在却无法推卸责任,只能一边听马宪成汇报,一边静下心来翻阅去年的总账。

    明朝赋税共分三大块,田赋、人丁税和商业税,前两项是国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按惯例称为“两税”,但田赋除征银之外,还征米麦棉帛等实物。好在户部为了匡算方便,已将实物按时价折成现银,让朱厚熜看起来一目了然。

    总账上载明,嘉靖二十一年的两税收入实征白银266万7680两,米麦棉帛等实物按照时价(米一石价银一两,麦一石价银0.8两)折算,两税收入合计2217万7358两;商业税收入包括盐税250万两、茶税10余万两、通过税60万两、营业税20万两,总额不过340万两,也就是说,大明王朝一年总的财政收入合计不过2558万两。

    一目了然倒是一目了然,可巨额的亏空也是历历在目,总账上虽未用红字标明,那“肆佰陆拾叁万壹仟陆佰伍拾两”的数字也让朱厚熜出了一身冷汗:亏损差不多20%,早就该被停牌了吧!

    朱厚熜看完的时候,马宪成也刚刚汇报完毕,他便说:“马部堂,朕给你个建议,rì后户部再编制帐册,结余用墨笔书写,亏空就用朱笔记载,就名曰‘赤字’,如此泾渭分明,旁人看着也一目了然,你意下如何?”

    皇上对臣子称呼用上“马部堂”这样的敬语,自朱厚熜再次临朝理事便是如此,倒没有引起大臣们的太多惊讶,只是这朱笔记载亏空数字让众人心里一凛:朱笔除了批红之外,还用在各地官府衙门处决人犯,朱笔一勾就要人头落地,皇上竟如此看重亏空,将之视为死生之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