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师生情深-《我欲扬明》


    第(3/3)页

    高拱已经抓了一张煎饼正在往上面抹酱,闻言就笑着说:“师相明鉴,学生自幼家贫,全靠家慈拙荆纺线织布才供养就读。如今又在翰林院那清水衙门供职,一年不过百十两银子的俸禄,京城米贵,居大不易,学生还得遵着师相吩咐保持官体,不得不雇个丫鬟长随支撑门面,平rì里少不得就得勒肯自己。”

    高拱说的也都是实情,明朝官员俸禄之低确是历朝历代罕有,翰林院那清水衙门也不象六部那等实权在手的衙门有各地官员孝敬,不过夏言却还是冷哼一声:“这等话往rì说说倒也罢了,如今你刚刚巡查山东,莫非还未捞得盆满钵溢?”

    高拱苦着脸说:“回师相的话,莫说学生只是个副使,便是正使也不敢如此。折了官声倒是小事,累及师相一世清名,学生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他这样的表白夏言根本不信:“收不收是你的事,送不送是他们的事,莫非山东通省官员、各卫所指挥守备都没有想到要一把糖稀抹了你们的嘴,指望着你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师相明鉴,开始确有人要塞些阿堵之物于学生,被学生严词拒绝了,后来他们晓得学生出自天下第一等清廉之师相门下,也就无人敢再造次了。”

    到底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这句阿谀奉承的话说得不露一丝痕迹,让夏言心里很受用,捻着胡须笑道:“如此说来,倒是老夫坏了你等闷声大发财的好机会了。”

    “回师相的话,你老也只是坏了学生发财,却并未挡着别人财路啊!有的人这一趟确是捞得盆满钵溢,回京时的袍袖塞得满满澄澄,捏也捏不住……”

    夏言知道高拱所说的是奉旨赴山东清田并点验卫所兵马的钦差正使、都察院监察御史叶樘,但他知道叶樘是已故的前任内阁首辅张熜张孚敬的门生,这些年又攀附严嵩,他与这两人的矛盾都由来已旧,朝野皆知,自己刚回任内阁不久,如果就揪着叶樘不放,难免给人“党同伐异”的口实,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再说吧。想到这里,他便打断了高拱的话:“老夫心中自然有数,此话就不要在外面说了。”

    高拱也知道恩师的顾及,也就转移了话题:“师相,学生此次去山东,倒是颇有收获,发现了一个可堪造就的大将之才。”

    身为内阁首辅,最重要的职责便是为朝廷遴选任用人才,而且,能让自己这个一向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学生满口称赞的人实在难得,夏言顿时来了兴趣:“哦,快说来听听。”

    高拱却卖了个关子:“师相累乏一天了,还是等用过饭,学生再细细禀报师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