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错综复杂-《国势》


    第(2/3)页

    哈伯教授当然不是普通人,他在战前发明了合成氨法,使得德国在智利硝石来源断绝的前提下通过空气固氮来制造**,否则德国的战争连半年都维系不下去;除此之外,在战争中他还发明了氯气在内的各类毒气,至少给协约国造成160万人的伤亡。这样一位“学以致用”的化学家,被瑞典皇家学会授予1919年度的诺贝尔奖。

    “很好,合成氨工业就有保障了。”夏海燕道,“这些工业寡头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他们还不知道协约国的厉害,目前的谈判先不要着急,我们先找人,专家也要、熟练工人也要,只要有了人,设备总有办法搞到。战争结束了,欧洲工业将来会一片过剩,价格会跌的一塌糊涂。”

    “那我们……”范旭东有些担心,“听说国内很多产品销路也受到了影响,若也造成经济危机怎么办?集团还要大规模扩充产能,大规模引进德国设备,上马各种各样的新项目,万一……”

    “5亿人口,几乎与欧洲一样大的市场在手里,怕什么?你难道以为低关税政策会继续持续下去?”夏海燕道,“总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利用反周期的后发优势,在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时刻实现国内经济腾飞、产业升级,别人收缩、我们扩张,一来一去大力缩小与列强的差距,特别是要在精密机械、机电产品、各类重化工、交通能源各方面缩小差距,赶上英美法德或许不可能,但至少‘一五计划’完成后要全面超越日本与俄国。”

    “意思我都明白,可生产这么多东西卖给谁去?”范旭东显然不太乐观,“国外本来就过剩,国内的需求一下子也看不出来,万一产能扩大了却卖不出去,不是都压在手里了么?”

    夏海燕笑笑,这是当前阶段传统经济学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传统量入为出思维的影响下,北方集团的做法无疑看上去是在自杀,虽然产业升级、科技进步都是合适理由,但产品卖不出去却是白搭。但作为穿越者,自然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与经验,也明白事态的演变,更重要的是,穿越者完全懂得需求可以被创造出来的道理。这个话题,现在是说不清楚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的明白。

    所以,她也不再对范旭东解释,只道:“范先生,只要你们能生产出来,我就有办法卖出去,而且是有利润地卖出去,当然,利润不会像现在这么高。”

    范旭东将信将疑:“利润要降低是肯定的,现在不打仗了,各类货物价格都掉了一大截,听说钢材已跌了三分之一。夫人有信心就好,您可是集团的主心骨呢。”

    夏海燕微微一笑:“大总统家才是大股东,他不会拿老丈人的产业开玩笑的,你包管放心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夏海燕猜得一点不错,列强确实为如何处理德国争执不下,这也导致了对德合约迟迟不能确定。从国家利益上说,法国是希望德国越弱越好,而英国从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出发,希望能够德国牵制住法国,而美国其实并不关心德国的未来,他只关心英法的债务是否能够归还。在布尔什维克掌权,失去俄国债权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