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东线战事-《国势》


    第(3/3)页

    增援!

    除了从西线以外他能从哪里抽调增援?

    面对西线兵团已经兵临巴黎城下的优势。小毛奇觉得可以抽调一点力量,但既然普里特维茨决意要退却,因此毛奇决定撤换他,这个时候,面对东线崩溃之虞地危险,鲁登道夫便挺身而出。但是,鲁登道夫不是贵族。不适宜担任司令官。小毛奇费尽了心机。

    终于,在鲁登道夫带领增援兵团东行前。一直赋闲在家的冯•兴登堡将军接受了任命,前往东线就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最高统帅部没有费神请他来科布伦次谈话。而是命令他在汉诺威上车,并通知他,他的参谋长将是鲁登道夫将军,将在去东线的火车上和他会晤。因时间紧迫,几套土灰色新军装兴登堡只来得及试穿了一套,他不得不窘迫地穿了一套普鲁士将军的旧蓝军装就出了。

    兴登堡在汉诺威车站上等着,火车于清晨4时进站。他从未见过的鲁登道夫将军,以“轻捷地步伐”走上月台,向他报到。在东去途中,鲁登道夫对当前的局势和他已布的命令作了说明,兴登堡听了表示赞同。他们就这样在前往日后使他们驰名于世的疆场途中结合起来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姓氏的第一字母分别为h和l。这一“结合”行将统治德意志帝国直到帝国的末日。

    现在必须面对这场战役命运所系的关键问题了。马肯森和冯•贝洛两个兵团究竟是应该停在原地以防莱宁坎普地进一步前进呢,还是按照霍夫曼地计划,把它们调往南线抵抗萨姆索诺夫的右翼?除非用上第八集团军地全部力量,否则没有希望打败萨姆索诺夫所部。

    在俄军方面,高级指挥部伤透脑筋的是怎样选择时机,使钳形攻势地两翼一起夹击敌军的任务。障碍如此之多,如此五花八门,如此难以处理,又如此明显,弄得军事长官们一开始就充满悲观情绪。西北战线司令吉林斯基的职责是协调莱宁坎普和萨姆索诺夫两支部队的行动,可是如何完成这一职责,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是一味地下令催促赶紧行动。莱宁坎普已先出动而且已先投入战斗,于是吉林斯基要求尽快行动的命令全都给萨姆索诺夫。

    与此同时,面对巴黎被围攻局面的法国人一连串的空前紧急的请求又都冲向吉林斯基本人而来。法国人为了减轻他们在西线的压力,指示他们的大使“坚持”要求“俄军必须对柏林开展殊死进攻”。这些要求,从霞飞送到巴黎,从巴黎送到圣彼得堡,从圣彼得堡送到“斯塔夫卡”(设在巴拉诺维济的俄军总司令部),从“斯塔夫卡”送到吉林斯基,吉林斯基又把这些要求全部转送给了萨姆索诺夫将军,而萨姆索诺夫将军这时正在沙砾路上一步一步地奋力前进着。

    到这时,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虽已到达二十四小时光景,第八集团军还没有决定是否把马肯森和冯•贝洛的兵团调往抵挡萨姆索诺夫的右翼。当参谋们正在辩论时,幸福从天而降,通信部队的一个军官送来一份截获到的电报,是萨姆索诺夫关于第二天(8月25日)的作战命令----虽没有透露莱宁坎普的意图(那是一个关键问题),可确实向德国人指明了他们可望在哪里迎战萨姆索诺夫所部。这就解决了问题。第八集团军决心把全部力量投入对萨姆索诺夫的战斗。

    东线的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可是,围攻巴黎的战事却遭到了挫败……

    &^^%#国势150_【第150章】 东线战事更新完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