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开战前夕-《国势》
第(2/3)页
“都督运筹帷幄。看来京城指日可下。”袁金铠不失时机地拍起了马屁。
“计划确实如此,但究竟能不能成功,完全实现作战意图,还要看敌人地配合。不能高兴地太早,仗还没有开打,胜负未知。”
“都督,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要用掉多少银子?”熊希龄最关心他的财政收支。
“现在我很难答复你,只要清廷一天不投降,一天不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一天不停火。”
“那岂非是个无底洞?”
“秉三兄。你只看见打仗要花钱。却没看见打仗也能赚钱。”
“赚钱?这倒新鲜,请都督赐教!”熊希龄愣了许久。在他印象里,战争总是吞噬钱财的巨兽。
“我不仅要在军事上打击清廷,也要在经济上予以狠狠地打击。”秦时竹不慌不忙地说,“我命令,所有皇族在东北财产一律没收,以资军用;所有仍在清廷任职的大臣,如果他们不在半月之内宣布与清廷脱离关系,他们个人在东北的财产也一律抄没;所有在清军中供职的军官,如果他们依旧与我军为敌,那么他们个人财产也将被抄没;凡我军控制区域,都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都督,你可真够狠的,别的不说,光皇族在东北地财产已登记造册的就不下5000万,若是再算上那些大臣们的,恐怕不会少于7000万吧。”秦时竹这招算是釜底抽薪。
“他们不是死硬着不投降嘛,咱们就来个双管齐下,看他们能顶多久。这个方案我早就有心实行了,只是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出手,没机会出手不等于不出手,所以一直让你们登记造册,现在就是好机会。”
“那这些财产将如何处置,全部卖给私人吗?”
“能变卖的立即变卖,价格可以略微优惠一些;至于土地,只要上面有人耕种,可以优先卖给佃农,让他们以十年为期,分期付款购买。”
“都督,这是为什么呢?卖给地主岂非马上能收回资金,而且价格还高一些。”熊希龄有些不解这个举措。
“安定民心是要紧事,革命就是要让人民得到实惠,土地是小农的命根子,只要他们获得的土地,他们就会铁心支持革命政权。”秦时竹想了想问,“秉三,租种这些土地的农民大概有多少?”
“具体数字我说不上来,但根据已掌握的数字,不会少于1万户。”
“很好,这样一来,起码有1万户农民得到了实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