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大隐于市-《国势》
第(2/3)页
立宪运动的深入开展使得立宪派的活跃分子差不多都成了谘议局议员,他们具备了不同以往的发言资格,摄政王载沣为稳固地位,正极力标榜开明,多次重申坚持立宪地宗旨。立宪派抓住这个时机,又发起了国会请愿运动。这一次由江苏谘议局带头发起,当选为议长的张謇出面联络各省谘议局,由江苏巡抚瑞出面联络各省督抚,分别请朝廷速开国会和速设责任内阁,张謇还发表《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进行鼓吹。12月间,奉天、吉林等十五个省五十多名代表陆续到达上海。组成了国会请愿团,推直隶的孙洪伊为领衔代表。禹子谟也去了,不过他的主要使命不是请愿而是和张謇进行商业洽谈。
辽阳集团成功制造出棉纺织机器后急需寻找销售市场,张謇在江苏有大宗纺织产业急需扩充,由于辽阳机器价格比进口货便宜,质量也好,双方各有所需,一拍即合,签订了价值50万的合同。在张謇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纺织业纷纷购买用于更新或扩大原有设备。禹子谟满载而归。
禹子谟在经济上得了满分,但作为议员参与地请愿活动却失败了。国会请愿团于1910年1月16日向都察院递交了请愿书,还分头拜访各王公大臣,请求他们襄助。这些老于世故的官僚对议员们挺客气,但一提到实际问题,就全部打哈哈应付。1月30日,清廷发布上谕,对代表们慰勉一番后宣称:“筹备既未周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画(原文如此,通划)一。如一时遽开议院,恐反致纷扰不安,适足为宪政前程之累。”拒绝提前召开国会。
陈宦的努力终于收到了成效,在一时不能动旧军的情况下,锡良另辟蹊径。组建了第二十镇。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应付革命党的挑战,锡良又把第二混成协(多兵种合成旅。相当于镇的缩编,约5000人)调到奉天城郊的北大营,原本担任奉天护卫的秦时竹所属巡防营则被调离至辽阳地界,远离“核心”地带。第二混成协最初地协统是王汝贤,后来换成了蓝天蔚,关外新军力量日见强盛,由于陈宦、吴禄贞和蓝天蔚都是湖北人,时人称“关外湖北三杰”。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陈宦才放下心来,觉得秦时竹不会再有异动了。
陈宦的放心就是秦时竹集团的压抑,在年初召开的战略会议上,与会众人脸色都是一脸凝重,虽然远离奉天,但百里之外的那种压抑与紧张却是挥斥不去。
“怎么?都不吭气?”秦时竹眼见气氛有些沉默,便给众人打气道,“现在我们转入低调,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害怕清廷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能挺过去。按照历史进程,从现在算起,距离辛亥革命只有一年半了。不要看现在他们有多嚣张,将来一定能百倍地还给他们。”
“别看现在蹦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夏海强这么一打岔,众人开始笑了起来,会议气氛随之轻松。
军备情况由陆尚荣率先报告。
“兵力上各营数量不变,除了清退一部分有革命党嫌疑的分子外,还将一部分老兵转入辽阳集团护卫队,增强后备力量。武器方面,制造局现在生产的枪支优先配给了新军,除马占山打蒙匪时获得的那批枪支外,我们基本没有捞到油水,但子弹供应量充足。飞艇部队拥有了2艘小飞天,6艘中飞天,4艘大飞天,编成两个舰队,特种兵部队也相应分为两个突击大队,各辖160人;炮营目前已自造30门60MM口径迫击炮,我安排在遇罗山进行训练,极为保密。”
何峰补充道:“制造局去年造成步枪3600杆,基本都拨给了新军;以制造步枪和火炮为借口,机枪我故意少造了;火炮主要是仿克虏伯式37MM和57MM山炮,分别造成16门和12门,也全部给新军捞去;今年安排现有兵器的扩大生产,暂时不打算再新开工造先进设备了,免得到时候为他人做嫁衣裳。私下里我打算多造些飞艇用的航空炸弹,特别要开发50公斤的,到时候要他们好看。”
“不必心急,装备给新军也无妨!不然锡良老早就要跳脚起来。”秦时竹道,“制造局的明面走不通我们可以走太平镇的暗面,自行重点生产手榴弹和地雷。”
情报问题由葛洪义介绍。
“据腾龙社报告,东北三省革命党还比较安宁,不过下个月,汪精卫等人就要刺杀摄政王载沣,估计到时候奉天也会掀起一场风波,比如商震等人就将牵连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