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辩经会(上)-《灵山志》
第(2/3)页
一句清亮的佛号声适时响了起来,庄重雄厚,竟将众人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压了下去,全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于那个端坐于蒲团之上的年轻和尚身上。
却见江流儿默默地站起身来,环顾四周,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仿佛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所到之处,一片寂静。
“小僧法号玄奘,”江流儿开口道,“今天,诸位檀越到了这里,便是与佛有缘。现在,就由小僧来为诸位宣讲佛法正道。”
说罢,江流儿稽首合掌行礼,又缓缓坐了下去。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他的声音清越洪亮、抑扬顿挫,仿佛充满一种磁力,现场一片寂静。
江流儿在讲经说法时引经据典,义理分明、深入浅出,颇得众人喜爱。但佛学经论毕竟深奥,难免有很多词句艰涩难懂。所以,每天讲完经,江流儿总会留下一些时间专门用来给大家问疑解惑,一些好事者当然也会借机刁难讲经人。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沙门削发出家,是不是有违孝道呢?”一个束着混元发髻的中年道士突然发难。
此刻的江流儿似乎并不紧张,当即沉着应答:“沙门削发出家,正是以清净朴素之身,弘扬无上大道,这叫做立身行道。先生虽不削发,不也是出家人吗?”
闻听这一句,那个中年道士马上哑然,不再言语。
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和尚,竟是如此的沉稳、淡然。他的眼神中没有因为有人故意刁难而怨恨,语气里也没有对挑战者的鄙夷,一举一动磊落大方,就好像修行多年的高僧一样,不禁令人为之赞叹。
“玄奘师叔,我想问的问题是......怎样可以成佛?”一个净土寺的小沙弥用稚嫩的嗓音发问。
看见这个天真可爱的小沙弥,江流儿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自己年幼时候经常缠着法明长老问东问西的场景,于是他微笑答道:“放下、忘掉就可以成佛。”
小沙弥似懂非懂地眨巴眨巴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又问道:“那佛又是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