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兵发江州-《灵山志》
第(2/3)页
“大理寺执掌我朝狱讼,事关人的生死大计,不可不细察啊。朕以为,人死不能复生,所以使用刑律务必要宽大简约。现在,掌管刑律狱讼的衙门核查审理一个案件的时候,一定要深究细察,并据此来完成对司法官吏的考核评定。诸位爱卿,你们也说说,究竟用什么办法能使司法公平、合理呢?”
听到太宗皇帝就司法刑律问题当众询问众臣,谏议大夫王珪随即出班,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应当选出公正、正直、善良的人;同时,判断案子时能做到公正、恰当;另外,增加司法官吏的薪金和赏赐。有此三者,那么奸妄与伪诈的现象自然也就消减、平息了。”
“王爱卿说的好哇!来人,给王爱卿、孙爱卿各赐金十两。”太宗皇帝抚掌笑道,马上给予提出治政方略和对策的臣子以重金赏赐。
“刑部李爱卿、大理寺孙爱卿,你们二人速去拟诏,朕要大赦天下。”太宗皇帝手捋长髯,自龙椅上站了起来。
“遵旨!”刑部尚书李道宗、大理寺卿孙伏伽双双出班领旨。
“众位爱卿,朕认为:好的皇帝如果任用了坏的臣子,那么国家一定治理不好;同样,好的臣子侍奉坏的皇帝,国家也会治理不好。所以,治理一国必得君臣同心、齐心合力才可以呀!望众位爱卿时时谨记于心。”
“陛下圣明!臣等谨记在心。”大殿两旁的文臣武将齐齐地躬身施礼应道。
初登大宝的太宗皇帝颇为勤政,与众臣讨论国事直至午时方才歇息。
退朝之后,曾为秦王老部下、追随李世民征战南北的殷开山知晓太宗李世民的一个习惯,知道皇上退朝后会到御书房读一会书、写一会字,并在这里小寐片刻,于是,殷开山大步向御书房走来。
随侍皇帝左右的宦官通禀之后,殷开山迈步进了御书房。跨进门来,只见太宗皇帝李世民已换了一身轻便的明黄色衣衫。宽大的书桌上面,太宗皇帝正在聚精会神地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执笔临摹这天下第一行书时,太宗李世民非常专注、投入,每写一个字必细细揣摩书圣字里的精妙意境,特别是临摹那个“之”字时,太宗仔细观察了帖中许多“之”字的特点与差异,务求将每一个“之”字写好,把每一个笔划的细节处理到位。
太宗皇帝这里不紧不慢的临摹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却是急坏了一旁等候的殷开山。
“陛下。”殷开山终于忍不住开口启奏。
“哦,是殷爱卿哪,你来的正好,你来看看朕写的字。”说着,示意殷开山近前观看。
此时的殷开山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领兵前去擒拿刘洪贼子,但见皇上诚意相邀品鉴书法,于是摁下一颗急躁的心,耐着性子观赏起太宗皇帝的临摹字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