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更鼓:教坊春深,风月情浓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双双归开封-《三更桃花鼓》


    第(2/3)页

    马车行驶了几天终于到了开封。赵匡胤依从赵普的计策,在开封城郊另置了一处宅子。把赵匡义和小桃安顿在这里,四处也派了亲兵把守,赵匡胤拍了拍赵匡义的肩:“放心在这里住吧,有人守着,符彦卿也不会乱来。他和符雪婵那里,有时间再去处理。”来司大号。

    赵匡胤的转变让赵匡义有几分诧异,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让自己顾全大局和符家示好,还找了处院子安顿小桃。虽然赵匡义不明白赵匡胤为什么态度这么大转弯。但这份细致的心意,还是让他很动容,对赵匡胤的抵触心理也随之减少了许多。

    赵匡义回到开封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快马赶到杜老夫人的府上探望。赵匡胤提前和母亲通了气,当赵匡义风尘仆仆冲进府的时候,看到的便是杜老夫人抚着额头斜靠在床榻有气无力的神色。

    赵匡义跪拜在杜老夫人的床前,一时惭愧。杜老夫人抚摸着赵匡义的肩,声音有些哽咽:“匡义,你怎么忍心弃了为娘而去?”

    杜老夫人这句话说得肺腑,一旁的赵匡胤心里都有些发颤。赵匡义深深磕了一头,紧紧抿着唇没有说话。杜老夫人拉着赵匡义的手仔细把这近一年时间的事情都打问了一遍,吃喝冷暖都一一详尽,生怕赵匡义在外面受了委屈。赵匡义便也只捡些山山水水的景致说与杜老夫人,至于那些被追兵逼到陷阱差点冻死的情节,赵匡义都隐了去。

    说完这些事,赵匡义开始谈到小桃:“儿子这次在外,一年光景,想必母亲也知道,是和叶氏在一起的。如今有了夫妻之实,总要给个名分。”

    “那依你,是想给个什么名分?”杜老夫人细细看着赵匡义问道。

    赵匡义顿了顿,道:“妾室的名分,有些委屈了她,平妻即可。”

    赵匡义的话让杜老夫人倒抽了一口凉气,赵匡胤在一旁已经按捺不住,但想起赵普的吩咐,拼尽全力才抑制住脱口而骂的冲动,只是紧紧攥上了拳头。

    杜老夫人抬头看了看赵匡胤微微摇的头,对着赵匡义竭力扯了个淡淡的笑:“你觉得好,便是好。”为了稳住赵匡义,杜老夫人也不得不平心静气。顿了顿说道:“你同那叶氏的情感,你自己知晓。你已成家立业,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不过”杜老夫人转而道,“平妻一事,倒不急在一时。你们刚回来,先把家里安顿安顿。再者,大周已经改了新主,你的功业也该有个说法。待这些都定了,大请宾客,才算不辜负你们的一番深情。”赵普这次的计策只有一个“拖”字,故而从杜老夫人到赵匡胤,既不否定小桃的身份,却也不肯立即给她身份。

    赵匡义听了杜老夫人的话,觉得也有理。他要给小桃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越隆重越好。赵匡义点头:“母亲言之有理。”

    不过朝堂的事,赵匡义还需要再想想。这次在回开封的路上,赵匡胤已经同他讲了柴荣驾崩后如今朝堂的局势。对于赵匡胤想取而代之的主意,赵匡义知道这是一招险棋,等于押了全部身家性命在上头。如果成了,自然光宗耀祖,改朝换代。如果不成,那全家便再没有一条活路了。对于二哥的这番野心,赵匡义本是不赞同的。风险太大,而且谋权篡位,这种事太背离他一直信奉的忠君爱国的观念。但是篡位的这个人是他的二哥啊,他的至亲,如果连他都躲在后面不支持,还能指望谁?赵匡义心里很是摇摆。

    不过赵匡胤并没有给他摇摆太久的机会。就在赵匡义回来的第三天,已经由小皇帝柴宗训下旨,任命赵匡义恢复了义成军节度使的官职,并同时晋封殿前校尉。赵匡义没有拒绝的机会,便只好领旨谢恩。身上压了官职,赵匡义便立即走马上任,开始了像以前一样每天点兵操练的日子。

    小桃在看到赵匡义领旨谢恩的一刹,已经明白,云湾村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只是小桃依然什么也没有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