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丶兖州的戏-《三国之星命》


    第(2/3)页

    全军出发,没有口号,没有犒赏,军队的所有人都很严肃,整齐划一,向兖州进发。

    张飞关羽赵云各自统领一军,是的,赵云,现在的徐州只有贾诩在演戏了,没有人有指挥骑兵作战的经验,又把赵云掉了过来,这么一来,赵云就不会再回徐州了。

    与此同时,兖州已经开打了,这是曹操与吕布两人第一次面对面地作战,交战的地点发生在濮阳城东的平原上,曹操心怀愤怒,吕布想赶走曹操,张邈在吕布帐下听令。

    曹操走到阵前,开口说道:“孟卓啊,我待你不薄吧,还记得我们一起讨董的时候吗,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你现在,怎么,唉,让我痛心啊。”

    张邈硬着头皮走到前面,说道:“说这么多没用的干嘛,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以前我的确很感激你,但是你和袁绍的关系这么好,说不定哪一天我就死在你手下了。”

    曹操一只手捂住心,痛心疾首的说道:“我曹孟德怎么会做出那种残害自己兄弟的事,袁绍只是利用我,如果要动手我早就动手了,孟卓啊,你怎么会这样看我,不要被别人蛊惑了,回头吧,我既往不咎。”

    张邈看着曹操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有些不知所措,想象中的漫骂没有出现,张邈不知道还怎么办了。

    陈宫暗道一声废物,走到前面说道:“曹孟德,你屠杀我大汉的百姓,弄的徐州血流成河,还杀死了孟卓兄的好朋友边让,就你这样丧心病狂的人,还说会既往不咎,真当我等是三岁小孩吗?”

    张邈听到陈宫的话,默默点了点头,然后退回了吕布的阵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曹操看到,深深一叹,功亏一篑了。

    陈宫不给曹操狡辩的机会,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天我们就要为天下人诛杀你这个恶贯满盈的恶贼,开战吧。”

    曹操没有辩解,人家都这样说了,还能说什么,看向陈宫的眼神很冷。

    曹操这边参战的将士有:乐进、于禁、夏侯惇、许褚、楼异。吕布这边不明,不过各色骑将应该悉数到场。曹操以乐进为先登,以步兵作为主力在中路,这支部队虽说不是精兵,但在已经久经战阵,曹操认为他们可以挑起重担。

    两军展开阵型后,吕布亲自指挥骑兵杀出,并州铁蹄席卷而出,马蹄声如闷雷,夹杂着千人的嚎叫,直冲步兵而来。这些步兵中,不少人在两年前领教过这样的打法了,在东光之战中十万壮丁被公孙瓒杀的片甲不留,此后他们再没有面对过如此强大的骑兵冲击。眼下,并州铁骑的气势更是令人闻风丧胆,心理防线瞬间奔溃,曹军阵脚大乱,军队四散奔逃,根本不管主将号令,只顾着自己逃命,吕布顺势将曹操的阵形撕了个粉碎,风卷残云般追杀逃兵。曹操在混乱中落下马,擦伤了左手手掌,吕布的骑兵就在后面咫尺之间,楼异在旁急忙扶起曹操上马,得以逃脱。

    曹操经此一役,见识到了吕布的骑兵战术,吕布将骑兵集中在一起,采用集中机动力的战术,变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导致曹操的战败,那就是此战,曹操的骑兵没有发挥应尽的作用,优秀的骑兵将领曹仁多半没有参战。还有着名将领夏侯渊,也没有出战,这一次,曹操败的很惨。

    荀攸冷静的分析道:“主公,骑兵主力不在,把他们调过来吧,不然我们打不过吕布的。”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不急,吕布虽勇,但无谋,骑兵是我们的底牌,一定要用在关键的时候,一击必杀。”

    荀攸一脸黑线,还一击必杀,那是在双方实力旗鼓相当的条件下,才能藏着底牌给对方来个惊喜,现在明显实力差距很大,怎么打,不过曹操是主公,这一次荀攸没有说话。

    初战失利,曹军士气低落,这时曹操不顾有伤,亲自劳军,下令营造攻城器具。继续发动进攻,但一直没有进展,双方形成了对峙。对吕布来说,虽然在濮阳大破曹操,提振了士气,但背后无路可退退,对于濮阳这一战略要地,必须死守。他分出了两路人马分别在濮阳的南、西方向部署了一处营屯,拱卫濮阳主城,对曹操军形成犄角。

    不久,曹操挑选了一支人数不多但却很精悍的部队,交由于禁指挥,从前线悄悄撤下,之后直扑吕布南屯,端了两座营寨后迅速撤回。

    曹操偷袭得手,而且没受多大损失,尝到了甜头。笑着说道:“文若,看到了吧,他们必须死守濮阳,我们占有主动权,一切很快就会有转机了。”

    荀攸摇了摇头,不愿意打击曹操,决定以后一定要带着程昱跟着曹操,不然很有可能曹操会把自己玩死,荀攸就是这么个性子,不争不抢,你交给我任务,我就给你好好完成,如果不说,那我就在一旁看着,反正战场上自损一千怎么也能伤敌八百,最后接手差距也不会太大。

    没隔多久,曹操又故伎重演,自率一军,夜袭濮阳城西屯,战斗一开始比较顺利,天亮前曹操就把守军消灭了。还在打扫战场之际,吕布亲率援军从濮阳赶到了,吕布指挥军队全线压上,从北、东、南三面合围曹郡,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吕布自己亲临一线加入战斗。吕布志在必得,不肯罢手,曹军陷入苦战,从早上到傍晚,两军交战达数十次,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吕布下定决心要包下这个饺子。

    “亡神星耀,愈战愈勇。”

    黑色的星力弥漫着吕布的全身,让他看上去更加可怕,而且更重要的是,吕布的星力也加持到了他的军队身上,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注意不到。

    曹操正要临阵招募敢死队来反制一下吕布的骑兵,军中数十个勇士也自告奋勇应征,许褚突然站出来拦住他们,说道:“主公,那个吕布好像是第三境界了,军队有他的星力加持,咱打不过的。”

    荀攸程昱听到这个消息,也急忙仔细观察,发现吕布的军队真的身上都有些黑色星力,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

    曹操也看到了,说道:“那怎么办,只能逃走了吗,仲康,你能抵挡住吕布吗?”

    曹操看许褚的身板很大,期待的开口说道。

    许褚摇了摇头,说道:“第三境界一切都是未知,我没有把握,我们还是暂且退兵吧。”

    曹操叹了一口气,宣布退兵,狼狈不堪的离开了,吕布一路追杀,杀的曹操丢盔弃甲,幸好有程昱的星象在,才逃过了一劫,损失也不是太大。

    过来不久,濮阳城内有一个田姓大户派人入曹营,表示愿意作曹军的内应。曹操乘此良机打开了东门,亲自带领军队进入濮阳城。进了城以后他下令焚烧城门,以示“破釜沉舟”的态度。按理说打巷战无疑对防守的一方有利,因为攻方对环境陌生,处处可能遭到袭击,但是古代破城之后的巷战,守方往往大势已去,士气低落,容易一战即败。然而,吕布在巷战方面绝非生手,两年前他曾遇到同样的困境,这次,吕布吸取教训,组织反击,竟击败了曹军。尤其是吕布的命星一来,完全就是一个牲口,谁也挡不住,生生的把对面杀退了,到最后吕布进入入魔状态,自己追着曹操的军队杀,孤军深入,可惜还是没有人能制衡他,许褚试了试,发现差距太大,只好开启命星硬抗。

    “肩韧星耀,虎痴之怒”

    总算抵挡住了吕布的攻势,但明显看的出来,许褚比不上吕布,一直在后退,曹操赶紧往城外突围,好不容易杀到城门口,却发现自己刚才放的火烧到现在,挡住了自己的去路,曹操只好硬着头皮冲进火中,才得以脱险。

    等到曹操安全之后,突然发现闹天灾了,蝗虫铺天盖地,粮食眼中缺失,濮阳战场的曹操和吕布同时陷入粮食危机。兖州地区本来就因自然灾害旱灾、蝗灾严重,导致秋季收成严重减产,大面积的歉收,从本年六月开始僵持了三十多天的濮阳前线,双方都已经耗尽了存量,无力再打下去了,曹操从濮阳撤军,不久吕布也率军离开了濮阳城。

    撤军干嘛去,当然是征粮啊,不然还怎么打仗,吃都没得吃了,士兵肯定没有力气打啊,而此时,青州刘毅带领的军队,也终于出了城阳,开始向兖州进发。

    有一天,曹操把部队开进东阿,程昱负责犒赏三军,饥肠辘辘的士兵们惊喜地吃上了久违的肉食,虽然这些风干肉有股奇怪的味道,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大家都不管了。

    如果刘毅在这里,一定就知道这就是人肉,程昱这个狠人的杰作,吃人肉。

    曹操吃着肉,疑惑的问道:“仲德,咱们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肉,我记得没有多少粮食了啊。”

    程昱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曹操,笑着说道:“有一些的,主公不用担心。”

    此时正是曹操和吕布交战的关键时期,不幸的是又碰上了蝗灾,眼看今年粮食颗粒无收,双方暂时罢兵休整,曹操正为粮食发愁之际,程昱可不想再让曹操背上心理负担,之前袁绍派人过来答应向曹操借粮,不过附加了一个条件,让曹操拖家带口搬到邺城去,而那正是袁绍的大本营,程昱一口回绝了,连曹操的面都没有让对方见,一旦去了好似送羊入虎口,曹操估计就没有下文了。关键时刻,程昱知道再不弄一些粮食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召集自己的军队在东郡城一个县里洗劫了一番,把能吃的都抢来,这所谓的军粮里就混有人肉干,至于是拿活人还是死人做成的,就不得而知了,这里并没有说程昱吃过人肉,而是为曹操提供的军粮,所以说程昱吃人肉是不准确的。在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是顾不了太多的。也许程昱最后没有做到三公,就是被舆论打压所致。

    吕布这边也好不上那去,吕布从濮阳撤下,沿路征粮,沿路挨饿,到了济阴郡的乘氏县。吕布派人至城下要些粮秣。乘氏是李氏族人的积聚地,在兖州中部极有影响力,共有部曲宗族一万三千多口,其中李氏的头面人物李乾就有宾客数千,李乾此人才气出众,早在曹操任兖州牧之时,李乾就带着部曲投靠曹操,跟随其东征西讨。陈宫、张邈发难后,曹操令李乾回到乘氏县,拉拢其族人。

    眼下吕布兵临城下,县内一片喧哗,李氏的另一个大地主——李叔节出自家钱财,杀了数头肥牛、做了一万枚胡饼、体数十石酒出城老客。就在当天,李氏的另一支——李进带上家丁袭击了吕布的军营,造成一定的损失和混乱,再安然退回乘氏县。按照吕布平时的想法,他现在就要提兵杀入乘氏,杀了李进,活捉李乾。但考虑到兖州境内其他宗族的反应,同时对乘氏县李家依然抱着投诚的希望,也就此作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