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丶运粮,造势-《三国之星命》
第(2/3)页
“没错,陆运肯定不行的,袁绍不可能这么傻,看着我们支援公孙瓒无动于衷,若要不经过翼州就只能绕一大圈,从兖州到并州再到幽州了,路途遥远,风险很大,所以说我们不能走陆地”,刘毅回忆着三国的地图,发现绕过去翼州到达幽州真是得十万八千里,不可取。
“那怎么办”,简雍看他们几个人讨论,自己都有点跟不上节奏了,果然差距还是存在的,眼前的几个人都是当世顶尖的谋士,眼光反应都是一流。
“海运,我想糜竺跑商应该走过,青州到幽州,海运是最近的”,刘毅果断的说道,船只水军一直以来在北方都不被看重,毕竟在北方这种大平原地区,一支骑兵的威力远远高于水军,对船只的要求更少,因为基本上用不到。
“海上风险很大啊”,郭嘉开口提醒到,对大海一直以来都很敬畏,因为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征服大海,未知总是令人恐惧,更何况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只要不去深海就没问题,我想糜家不可能没走过海路,青州到幽州,仅仅需要海上航行很短的时间,风险应该不大”,刘毅想了想说道,除了海运其他的都不太现实。
“子昂有时间可以去问问糜竺,如果糜家没有海上航行的经验,那就不要冒险了”。贾诩想了想说道,地图上青州与幽州的地方交界处就隔着一片内海,很近的距离。
“好,等晚上我去子仲那问一问”,刘毅笑着说道,糜家经商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没有船只呢,南方多水域,只要稍微有一点航行经验就行,又不是去探索大海,青州到幽州,在内海航行就行,刘毅认为没有问题的。
唯一考虑的就是糜家有没有足够大的船只运输粮草,平常经商用的船只很少有世家用得上大船,大船难造,没有造船技术很难弄得到,希望糜家能有吧。
“子昂去北海情况怎么样”,贾诩坐在自己位置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笑着说道。
“一切顺利,北海太守孔融同意担任青州书院的院长,不过他要抽时间才能过来,我猜想也不会留在青州书院教学的”,刘毅摇了摇头推断,孔融身为北海太守,即使他想也不可能来青州书院待着教学,因为职位是当今天子封的,属于官职,除非孔融想反叛,不然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北海教学。
“不错,孔北海只能用作一个招牌,青州书院的教书先生还需要我们自己招揽”,戏志才头也不抬的搭话,孔融毕竟还是汉朝官员,想也知道不能离开北海太长时间。
刘毅陷入了沉思,孔融不来青州书院教学,教书先生只能从内部选一部分,再看看能不能招揽一部分了,打着玄德公寿辰的幌子把青州书院的消息散播出去,看能不能捞到几个教书的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