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国仇家恨 仗剑天涯行 第五十三章 圣人之乡 泰山之巅-《豪杰行》


    第(2/3)页

    笑峰闻孟子说齐鲁皆为周礼文化礼仪之邦,又见道路便捷,便与丁虎先前往鲁国曲阜而来。

    鲁国是周公所封之国,都曲阜,侯爵。鲁国是姬姓封国中的“宗邦”,诸侯称之为“望国”,有“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地位声望显赫,但北面有齐国压制,一直未能成为大国。至战国后期,已经非常弱小,此时国君是鲁平公,鲁平公无力于诸侯相争,只是保守曲阜国都宗庙,苟延残喘。

    笑峰与丁虎至曲阜,观其国都宫殿建造设置,鲁人见楚人来游,以礼接待,官府还派遣随从向导,笑峰大感意外,以为此番情况在别国从来未有过。

    鲁国曲阜宫殿建设设置,宗庙社稷等,皆如洛阳周天子宫殿一个样式,又有史官,记录国史,名为春秋。鲁人对笑峰介绍道:“观鲁国宫廷社稷,便是等于观周朝镐京、洛阳也。”

    笑峰赞不绝口,观看了鲁国宫廷社稷,便又前来瞻仰孔子墓。孔子墓在曲阜,大一顷。旁植松柏,终年郁郁葱葱。后世称之为孔林。笑峰与丁虎前往孔子墓前瞻仰完毕了,鲁人并为笑峰与丁虎讲述孔子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人,其人身高九尺余,人皆称为长人。生而好学,年轻时候便博学多闻,闻名鲁国。鲁人敬之,

    孔子博学多闻,以仁义治国,鲁君用为大司寇,孔子任职大司寇,诛少正卯,以明正典刑,鲁国大治。齐国闻之惊恐,道:“孔子为政,鲁国必霸。”便设计遗鲁军女乐,鲁君沉迷女乐,志气消沉,政事遂懈怠,孔子之政亦不能行之。孔子遂去官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弟子追随者甚众。孔子周游列国诸侯,皆不能见用,后返回鲁国,编著删减春秋。

    孔子晚年返回鲁国,鲁国终究不能用,孔子亦不求仕,退而著书立说。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获兽,不知何物,以为不祥。

    便请教孔子是何物,孔子前往视之,说道:“麒麟也。”取之,麒麟口中吐有一尺书,孔子见之叹道:“吾道穷矣!”

    喟然又叹曰:“莫知我夫!”弟子子贡问:“何为没有人知道老师呢??”孔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弟子子路死于卫。孔子已经生病,闻知病情又加重了,弟子子贡请看望老师。

    孔子柱着拐杖戴着头巾负杖逍遥于门,对子贡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

    孔子叹气,子贡见孔子如此,叹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孔子才对谓子贡道:“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于两柱间。昨暮我梦坐奠两柱之闲,我原来是殷人也。”七日之后,孔子病逝。

    孔子病逝之后,鲁哀公为其悼念。葬孔子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为孔子服孝守墓三年。三年心丧毕,众弟子大哭而相诀别,都离去,有的又返回。唯有子贡一人在孔子墓边筑庐为孔子守墓又三年,一共六年才去。

    孔子弟子及鲁人在孔子墓便修筑屋舍房间居住,竟然达到百余家,形成村落城邑,便将这里取名为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墓。

    从孔子逝世到今日,已经一百七十余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