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攻势-《烈火雄师》


    第(2/3)页

    南部地区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国民党的败退,使得当地民众人心惶惶,此时自己高调入场,正好起到安定和震慑人心的作用。

    让各种势力知道,他们还在坚持作战,并没有放弃该地区。

    而且张云飞也不是真的傻的真的要跟鬼子硬碰硬,其实他选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本来该地区鬼子大军云集,随着战役结束,鬼子已经开始撤军,一部分南下向苏鲁地区扫荡,一路北上,向晋察冀边区扫荡,最后一路西进,进犯太岳地区。

    这么多大军离开,当地守军接管这么大一个防区,需要时间,这也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日伪军现在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才忽略他们所在的这类次要地区。

    但不可能一直忽略,所以他们必须尽早的进入战备状态。

    至于吸引敌人的注意,那就更不是事了,只要他们有所动作,迟早鬼子会注意到他们的。

    与其被动,还不如主动出击,现在说不定多吸引一点鬼子的兵力,还给其他的根据地减轻一点的压力。

    张云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这次的鬼子大扫荡,八路军伤亡惨重,他这么做,也许能吸引牵制一点鬼子的兵力,说不定在蝴蝶效应之下,能少牺牲一些同志。

    不论怎么说,张云飞并非盲目的出击搞事,自己几斤几两还是非常清楚的。

    对于张云飞的解释,赵文洲微微一顿,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临来新九团上任的时候,袁政委特地找他谈话,特意提起了自己这个老下级,

    说他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政治过硬,指挥作战灵活多变,很有想法,希望他好好的配合,给予年轻干部更多的信任和引导,这也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赵文洲还是认同政委的话的,但是有一点,他和自己讨论年轻干部的培养这种话题,总有点怪怪的,在许多领导眼中,他们也是年轻干部啊。

    张云飞说服赵文洲还是有策略的,什么扩大部队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牵制吸引鬼子的扫荡兵力等。

    这样的理由以政委的立场,就算有啥不同意见,多少也会保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