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群臣皆是离开。 但还有一道身影,仍旧是留在了大殿中。 此人正是杨林。 杨林朝杨广拱手道: “老臣拜见陛下。” 杨广的脸上,则是流露出几分好奇之色,他打量着杨林,问道: “不知皇叔从登州府归来,找朕究竟是所为何事?” 虽然杨广从未怀疑过杨林的忠心,但他并不喜欢杨林。 因为其他大臣,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杨广都能够随意拿捏他们。 唯独杨林不一样。 因为杨林是大隋靠山王,他的声望遍及天下,同时杨林还是大隋宗室,如果杨广把杨林怎么样,必然引起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杨林想要劝谏杨广什么,纵然不合杨广心意,也得给几分面子。 听得杨广之言,杨林神色镇定自若,便是沉声道: “启禀陛下,末将此番前来,正是有一件要事,欲要向陛下请命。 陛下应该知道,山东之患无非二者,其一是山东绿林众多,不少人上山落草为寇,拦路劫道,祸害百姓。 但是,随着我大隋近年来日渐安稳,上山落草者也是越发少了。 此为藓芥之疾,不足为惧。 至于其二,则是登州海寇之患,当年老臣之所以向先帝请命,前往登州府坐镇,为的就是应对海寇来犯。” 听着杨林的描述,杨广的表情顿时变得认真起来,他知道杨林并非闲着无聊,大老远从登州府赶回来规劝他。 而是真有要事相商。 意识到这点后,杨广正色道: “那皇叔有何打算?” 杨林自然不会藏着掖着,他大老远来大兴城,不就是为了当面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吗,很快回答道: “经过老臣这些年的经营,海寇虽然时常侵入,却不会给登州府造成太大损失。 而在此期间,老臣除了构筑防线,也是令人打探消息,如今对海寇底细,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所谓海寇,根本便是琉球国之众,其与倭国联合,以琉球之地为据点,出兵进犯登州府,抢夺金银钱粮,掳走百姓…… 长久以来,我大隋屡次击败海寇,却无法将之剿灭,正是因为此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