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将一列最前方的,正是靠山王杨林。至于文官那边,则是尚书左仆射杨素。 虽然杨素当年也是一位名将,但时至今日,他负责的多是朝堂文官事务。 至于宇文化及的位置,就在杨素后方不远。但他的地位,显然不能以此评判,宇文化及深受杨广宠信,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而罗艺父子,则是站在一块,有人在比较靠前的地方。 过不多时。 随着一声‘陛下驾到’,在场群臣皆是冷静下来,众人瞬间收敛了动作,老老实实闭上了嘴,整个大殿归于平静。 身形挺拔,相貌俊朗的杨广缓缓踏入大殿中,他穿着龙袍,散发着属于天子的威严,无人胆敢怠慢。 杨广神色淡然,缓缓登上皇位,他的目光平静打量着前方众大臣。 这时,群臣才恭敬行礼: “微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杨广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他自然是高兴的,今日论功行赏,加封群臣,又何尝不是在彰显杨广的功绩? 哪怕宇文成惠深入漠北,生擒突厥可汗,并非杨广有意为之,但只要宇文成惠做了,而且成功了,就是杨广的功绩。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怎么可能不高兴?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杨广抬抬手,示意群臣起身,接着说道: “先前朕御驾亲征,北伐突厥,与众将士经历苦战,终于是大获全胜,扫灭突厥,为我大隋百姓除去大患。 朕深知诸位将士不易,是以今日论功行赏,加封功臣,以彰其能……” 不过是简单几句话,杨广便是点明了今日主题,令在场群臣一阵振奋。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封赏,但能够参与其中,目睹盛会,也是一件好事。 大隋对外的功绩,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大隋国力的发展。而这件事,无疑与在场群臣息息相关,令他们与有荣焉。 说不定日后,他们也能获得青史留名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