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挖河道,他们是专业的(2)-《太子爷的鬼迷心窍》


    第(2/3)页

    一连十天,只看着那征集的银两蹭蹭蹭的往上递增,俨然已经超出了十个国库的存额。

    想想帝后之前搞的商盟和兴建学院,只要他们想搞,反对的都没站在朝堂上了。

    一条需要三四十年才能修好的河,好不容易修好了,这些商户都死得差不多了,而且才免税十年,谁会敢这样的傻事?

    终于,他算完了:“按照这个距离,从雪山到西南的路程是一千三百里,船只航线日程是五百多里地,从雪山到西南只需两日左右,而盛京到西南只需一日。”

    三五十年,挖到老才把这条河挖出来,这天大的工程,他这个尚书想要从这个位置挪开怕是没那么容易,而若是不挪,这辈子都得挖河劈山?

    想想都绝望啊。

    反正多数都是被牵连的,召回来能出力,也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哪个皇帝治赈灾,最后是在自己江山挖条河出来的?

    简直胡闹,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

    工部的官员几乎都跟梁尚书一样的想法,皇后娘娘想法虽好,但是根本不懂工事,觉得现在国库有点儿钱了就以为多了不起了。

    “娘娘,这山绵延数十里,耗费的人力财力数不胜数,没个十年八年也挖不通啊,陛下下道旨意,让那些人迁离那里,安顿那里的百姓也用不了多少银子,实在是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还请娘娘三思。”

    然而就在他们觉得危险过去正要松口气的时候,陛下直接下旨为开凿河道征集银两。

    旁边一个工部的功曹拿着算盘铿铿铿的打起来,算盘声清脆回响,愣是没人打断他。

    虽然他们承认那钱确实很多,但是用来给国家挖条河,那根本不可能好吗?你以为这是皇宫里挖下水道呢,哪儿那么容易?

    一个个都想着明日怎么写奏折,谏言不能开河?错,他们一个字都不提,绝对不能提。

    沈家和霍家鼎力支持这是情理之中,但是冷家和余家凑什么热闹?

    好了,这些都是跟皇后娘娘要好的家族,盲目支持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商户也跟着胡闹?

    梁尚书失声:“这怎么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