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名骑兵策马来到执夫面前。 “大将军传令,执夫此战杀敌七十一,其中包括伍长六人,什长三人,夫长一人。特赐连升四阶,带领剩余士兵返营休整,静候新令!!” 骑兵话音落下,平地上顿时一片寂静,紧随其后的,是周围秦军士兵难以置信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执夫身上。 远处五千新兵顿时炸开了锅。 七十一人?连杀七十一敌?还有六个伍长、三个什长、一个夫长? 这……直接连升四等?! 他们望着远处那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眼神里燃起了炽热。昨天他还和他们并肩而站,今天却已站上他们遥不可及的位置。 咽了咽口水,他们看着执夫,心里只剩震撼与敬仰。 他成了他们心中的神话。那个“夫长”二字,在他们脑海里不断回响。 若是从前,他们看到这样的战场,只会作呕、恐惧。 但现在,他们只恨自己没能站在那片尸山血海中。 他们知道,不只是执夫,只要在那战场活着回来,每个少年都将换来荣耀加身。 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光宗耀祖。 若有一日他们能归乡,定要昂首挺胸,衣锦还乡。 “遵命~!” 执夫半跪在地,声音干哑,却坚定地回应。 他自己都说不清,这梦寐以求的荣耀,到底是喜,还是忧,或许两者交织,难分难解。 起身之后,他低头看着地上那名倒在自己面前的少年,还有曾一路照拂自己的夫长,心里沉甸甸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 “老人家别见怪,纪子性子慢,不太会说话。” 执夫家的茅屋里,一名妇人与四公陪着笑脸,对一位白须老者解释。 纪子站在一旁,低着头,袖子破旧,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她手上有伤,还有未结茧的水泡,像是刚从田里回来。 听他们说话,纪子站在门边,局促得不敢动。 “纪子,去把狼皮拿来。” 妇人开口。心里却叹了一声,觉得这姑娘命苦。 还没过门,丈夫就被征召上战场,生死不明。回娘家,也没脸进门。 原本家里还有人撑着,谁知家公上山被狼叼走,执夫性情大变,也去从军。没过多久,婆婆又病倒,一家重担,竟全落在了这个才十四岁的姑娘肩上。 她早出晚归,干着全家人该干的活,早晚还要照顾卧床的婆婆。 看着她那件洗得发白、补了又补的碎布衣,连妇人都觉得心酸。 纪子听了吩咐,低头匆匆走向屋角,拨开一堆杂物,用木棍轻轻刨开泥土,露出一个用十几条破布层层包裹的东西。 她从包裹中取出一堆大小不一的碎布,一层层解开。最终露出的是一张柔软的狼皮。 这皮是那夜执夫从狼身上剥下来的,是家中唯一称得上值钱的东西。 她低头看着狼皮,眼中满是不舍。那双原本细腻的手,如今已有些粗糙,轻轻抚摸着皮毛。片刻后,她起身快步走到窗边,低头将狼皮递给四公。 四公与妇人扶着老者走出了茅屋。纪子望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母亲,清瘦的脸庞上滑下泪水。 她低声哽咽,抬手擦了擦眼角。她不怕辛苦,只怕执夫回来时,母亲已经不在了。 哭声持续了一会儿便归于沉寂。纪子开始捣草根,为母亲煎药。又从罐子里抹了些灰白粉末,涂在脸上。 战局如大将军王翦所料,赵军当天下午便撤了兵。 “吴志,孝婴……” …… 战争结束,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 次日清晨,二十万大军整齐列队于空旷之地,望不到边。 高高的木台之上,王翦居中而坐,王贲与其他十余位将军分坐两侧。随着名字一个个报出,一队队士兵从军中走出。 这些年轻人,将是帝国未来的利刃,秦王所指之处,开山破城。 此战声势浩大,但赵秦两军都未真正拼死厮杀,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十多万新兵中,有九万只是走过场。 因此,这次受赏的大多还是经验老到的老兵。 当然,也有例外。战场左侧那一战已在军营中传开,而“执夫”之名更是响彻秦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