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和的思想、行为,他的一切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对他们家来说都是致命的。 不过这个学堂,未必不能去。 一来,还有几年的缓冲,二来,他未必不能利用学堂操作其他人。 沈三问将想法和可能的危险原原本本的与公主说了个清楚明白,公主的回复很直接,“不经磨难难成才,出身永远比不上实力,他首先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还有我们,何必怕他。” 沈三问又问道,“武旦想对我儿子下手,我自然也得精心准备回礼。” 公主回道,“你高兴就好。” 武旦与公主曾经感情最好,形势剑拔弩张,公主也未曾对他下过重手,以武旦的资质,恐怕公主随便一个设计,就能让他比卢陵王还惨,可这些年公主还念着情分,沈三问也不习惯做一些违背他一贯所学的道德,违背人性的事,两人反倒是提点了武旦不少。 虽说没指望他回报,但也不想这人朝着自己的儿子下手,这算是不顾这最后的情分了。 公主有她的坚持,自然不屑于出手,她不愿意做的事,沈三问便去。 武旦与武三思联名上书后,公主毫不迟疑的附议,新学堂更能维持皇室凝聚力,利大于弊。 不过,沈三问却提出了一项很有争议的建议。 沈三问说,陛下太操劳了,一群小孩子又不懂事,陛下的子女子侄还有优秀的侄孙都应该多来见一见新一辈,提点一下他们。 当然,优秀的侄孙只是特指武延秀。 另外,像李裹儿这样的嫡女,也是皇室重要的组成人员,作为皇室的脸面,也应该从小树立以家国为重的正确思想,出席学堂。 有争议的是后一项。 嫡子学堂教授的都是权谋和治国的大道理,你让嫡女出席,又有了武皇和太平公主的榜样,是想让内斗从嫡子庶子,长子幼子,变成嫡女嫡子之争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