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显只是对权利的事情想不明白,孝顺心是不缺的。 这场聚会大多数人都是欢喜的,武三思看着一个懂事的李裹儿,还有皇帝对亲事的认可,自然不可能忧愁。 只有武旦忧心忡忡的回了家。李裹儿回京是个信号,李显是要借着孙女与皇帝和解。洛阳的局势已经够乱的了,武氏和太平公主各自培养势力,武皇抓着重权不放,李显回京只能分他手中唐时老忠臣的力量。 遇到了事,他第一时间便叫上了两个儿子和他们的老师,请了姚崇。 此时的姚崇,已经想明白许多问题,他的确是不如崔玄。就算如狄仁杰所说,能在新朝谋职,也是远离核心权力层的。崔玄能放弃一时的名利,决然选择公主,他不及。 他仿佛一直再走崔玄走过的路,永远无法行在他前面。 可是现在,他又有了新的主意。 有时候很多理想,要在自己的手中实现才叫理想,其他任何人,就算有他的能力,能实现他的目标,理想也不再是理想。 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是值得用一些非常的权谋的。 或许他以往就是过于仁慈和善良了。 他想清楚的事是,他只是输了这一代的比拼,而皇家定然还是看下一代的。不然高宗为什么要立一个皇太孙?武皇又为何看重武家的武延秀? 只要公主没有一个出色的继承人,陛下活的时间又足够长,总会看到最合适的继承人。不仅是子,还有孙。 姚崇只提了一个建议,“皇家的学堂虽然有嫡庶同学的课程,但是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大多各自学的内容也不一样,臣以为现在到了变革的时候,应该针对皇室嫡系设立专门的课堂,陛下也应该对下一辈人亲自教育和考核,为天下人做出劝学上进的表率。” 武旦稍有一些疑虑,李和还小,进入学堂自然不是他的这些哥哥们的对手,只是他若是这么做了,公主也绝不会对李成器二人手软,他们兄妹二人的斗争不至于如此。 皇室许多利益之争虽然是摆在明面上,可大家都不会撕破脸,下狠手的结果往往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婉转的斗智斗勇,就算一方走投无路使用逼宫这种非常手段,逼宫之前也不会做的太过。 第(2/3)页